帐号:
密码: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健康搜索:
非处方药品(OTC)查询
药品名称
类  别
 
百姓 OTC 导航

化学药:

感冒 | 发热 | 咳嗽 | 哮喘
疼痛 | 过敏、眩晕 | 胃肠病
消化不良 | 腹泻 | 寄生虫病
肝胆疾病 | 皮科药 | 五官科用药
妇科用药 | 避孕药 | 便秘
维生素与矿物质 | 其它
中成药:
感冒 | 咳嗽 | 中暑 | 中风
眩晕、头痛 | 伤食、胃痛
便秘 | 泄泻 | 虚证 | 失眠
跌打损伤 | 痔疮 | 风湿骨痛
月经不调、痛经 | 皮肤科
五官科用药 | 小儿疾病 | 其它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及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广告招租
  左炔诺孕酮
收藏
相关搜索: 招商信息 产品大全 生产企业 中标查询 价格查询 药品标准
通用名:
 左炔诺孕酮
点击放大图
批准文号:
 
英文名称:
 Levonorgestrel
生产厂家:
  搜索企业
适应症:
 用于无防护性同房或避孕方法失败(如避孕套脱落或破裂,体外排精失控,安全期计算失误等)的事后避孕。
剂型规格:
 片剂:0.75mg。
销售价格:
 
成分:
用法用量:
     口服在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1片
    (0.75mg)。隔12小时后服第2片
    (0.75mg),总量为2片
    (1.5mg)。服药后不得再有无防护性同房,月经来潮后采用常规避孕方法。
作用:

  本品为短效口服避孕药,供紧急避孕用。

不良反应:

      (1)类早孕反应:恶心、呕吐、困倦、头晕、食欲减退。    (2)突破性出血(多发生于漏服时)、闭经(停药后仍继续闭经)。    (3)精神压抑、头痛、疲乏。    (4)体重增加。    (5)面部色素沉着。    (6)肝良性肿瘤相对危险性增高。    (7)年龄大于35岁的吸烟妇女患缺血性心脏疾患危险性增加。    (8)高血压。    (9)肝功能损害。

注意事项:

      (1)怀疑妊娠者应先做妊娠试验,确诊妊娠者服用本品无效。    (2)极少数人如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应马上补服1片,出现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一般可自行消失。    (3)服药到下次月经前应避免同房,以防止妊娠。    (4)服用本品可能使下次月经提前或延期,逾期一周月经仍未来潮,即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妊娠。    (5)紧急避孕是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由于本品可能影响下一次月经来潮,故不宜作为常规避孕说法。    (6)本品用于未妊娠前,是避孕失败的补救避孕药,而不是流产药。    (7)乳腺癌、生殖器官癌、肝功能异常或近期有肝病或黄疸史、静脉血栓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精神抑郁及40岁以上妇女等禁用。    (8)本品应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禁忌症:
其它说明:
    【其它名称】左旋甲炔诺酮
    【概述】口服避孕药,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国际上在1964年即已合成,70年代后期广泛用于临床。中、英、美、法、德、匈、瑞士、欧洲等药典均有收载。
    【性状与稳定性】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氯仿中溶解,在甲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体内过程】口服在胃肠道吸收良好,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口服1mg,2,8及24小时测定血药浓度,依次为8.1ng/ml、3.8ng/ml及1.3ng/ml,半衰期为5.5~10.4小时。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肝、肾、卵巢及子宫。本品在肝内代谢,代谢物主要为2α,5β-四氢甲基炔诺酮。24小时大部分由尿及粪便排出,体内无滞留。
    【药物相互作用】(1)影响避孕效果的药物:①抗生素药抑制肠内细菌繁殖、减少激素结合物的分泌,减少肝肠循环。②诱导肝药酶的药物如利福平、催眠和抗惊厥药、解热镇痛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在肝脏与本品竞争共同的代谢酶。
    (2)与避孕药合并应用,药效受影响的药物:①降压药的降压效果降低。②抗凝药的抗凝效果降低。③降糖药控制糖尿病的疗效降低。④三环类抗抑郁药效果增强。
    【贮藏】遮光,密闭保存。
    【备注】
产品类别:
有关激素类药
OTC用途分类:
化学药/避孕药
相关症状:
避孕药

  站内支持: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Toocle.com - ChinaChemNet
© 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