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名医是如何学医的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1.扁鹊——十年殷诚一禁方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少年做客馆主管时发现了异人长桑君经常来此住宿。扁鹊认为他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于是就热情谨慎地款待他(“遂谨遇之”)。如此十年,终于感动了长桑君,将禁方传授与他。扁鹊以上池之水饮之而能洞察人之脏腑,遂成名医。从《史记》这段记载来看,求师的道路是何等的艰辛。在那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时代,欲得真传,除了象扁鹊那样真诚地尊师重道,别无他径。试想,如果扁鹊还象对待其他客人那样对待长桑君,那么,长桑君宁肯将禁方带入坟墓,恐怕也不会给他的。
    
    2.淳于意——倒删善课
    
    淳于意是汉代名医。《史记》载其“少而喜方术”,“然医药方试多不验者”。后求教于公乘阳庆。公乘阳庆让他完全抛开过去所学,认为那些不正确。此后才“悉以禁方予之”。淳于意遵之而成名医。这则典故告诉我们,一旦发现自己所学皆非,就要勇敢地否定自己,忍痛割爱,吐故纳新,而决不能存在丝毫抱残守缺的恋旧情结。同时也说明抱一孔之见不利于接受新知识。虚怀若谷,一片空灵才是求学的正确心态。
    
    3.叶天士——转益多师是吾师
    
    生于医学世家的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学宗师。相传叶氏学医曾先后拜师十七人,至于究竟拜了哪些人,却无从考证。中医学是经验性极强的科学,但仅凭个人的点滴积累是远远满足不了临床需要的。而一家之言又往往失之局限造成门户之短见。因此,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是广拜名师,融百家精华于一炉。叶氏拜师之多,可谓其中之典范。拜师就要拜名师,但又不限于名师。凡有一技之长于己者,均可登门请教。“师无常师,唯长是师”,应当作为求师的根本标准。
    
    4.徐灵胎——万卷古今销永夜
    
    徐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徐氏学医,既无家传,更无师承,全凭读书自学。其在《医学源流论》自序中说“余少时颇有志于穷经,而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如是数年……”,《慎疾刍言》序中又云“五十年中,批阅之书约千余卷,泛览之书约万余卷,每过几时,必悔从前疏漏,盖学以年进也……”徐氏读书,诚乃多矣。观其读书之法,又有批阅与泛览之别。事实上,徐灵胎的医学造诣也相当高深,其著作中的许多观点都让今人为之叹服,如“用药如用兵论”,“医非人人可学论”等等。而他的临床经验也相当丰富,曾两次应诏进京诊疾,名噪一时。毫无疑问,徐氏的这些成就与他的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
    
    5.王清任——绝知此事要躬行
    
    王清任是独具魅力的中医学实践家。说他有魅力,是因为他具有大胆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王氏学医亦然,他并不拘于前人之说。为弄清人体脏腑结构,他不但亲临刑场和义冢观察尸体,而且还解剖鸡、鸭、牛、马等动物并与人体内脏进行对照,画了20多幅脏腑图。他重视瘀血致病,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方。正是凭着这种实证精神,他写出了《医林改错》这一奇书。是书虽薄,却是王氏亲眼所见,亲治其症,屡验方法的真实记载。比起那些抄书公们人云亦云的等身巨著,这本小书便显得无上珍贵了。至于道听途说者的耳食之学,更是不值一提了。
    
    6.胡希恕——他山之石可攻玉
    
    胡希恕,著名经方家。刘渡舟先生赞誉他为“经方学派的大师”,日本汉方界称他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氏是如何学医的?从《经方传真》的刘序中可窥一斑。序中说“(胡氏)所阅之书既多,则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后得《皇汉医学》,对汤本求真氏之论,则大相赞赏而有相见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读,竟豁然开悟,而临床疗效从此则大为提高。”由此可见,在胡氏学医的过程中,《皇汉医学》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该书是日本人汤本求真所著。汤本原为西医出身,因女儿患痢西医无奈而殁,遂发奋研究中医。胡氏的经历说明日本汉方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毕竟彼此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科学无国界,治病看疗效”,对此,我们不该存门户之见。
    
    7.岳美中——抱涩守拙忌滑巧
    
    岳美中,现代名老中医。岳氏学医,同徐灵胎一样,也是中年入道自学成才。岳氏读书,强调宁涩勿滑,具体表现在对经典著作要读熟、嚼透、消化。在弄清总的背景的前提下,一字字一句句地细抠,不论字音、字义、词义都要设法弄明白,不可顺口读过不了了之。更不能用望文生义的办法或拿今天意思生搬硬套。岳氏认为,这样读书看似涩滞难前,但日积月累却是似慢实快。不求快,但求实,一代宗师肺腑心得,值得我辈永远铭记。 医虽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拯贫贱之厄。穷通至理,出入神明。批毫微而见端倪,体天机而运刀圭。工巧神圣,妙意绵连。仁者尽其仁,智者虑其智。小人得之,求之以利,君子得之,务之以心。是入世法,济危难于倾刻;是出世法,坐杏外之真禅。
    
——《庐阳医说》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