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推拿常用诊断方法之躯干检查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颈部】
    
    1.望诊 尽可能采取坐位,解开衣领,在必要时可脱去上衣仔细观察。颈部有无特殊部位的疤痕。窦道。疑有颈椎结核,应检查有无咽后壁脓肿,落枕因痛可出现保持性斜颈姿势。颈椎骨折脱位,可出现颈部强迫体位。
    
    2.触诊
 
    (1)压痛点:若一侧突发性斜方肌痉挛并有明显压痛者,多为落枕。在颈段棘上韧带压痛伴条束样变或在颈4 ~颈7 棘旁有压痛者,多为颈椎病。在颈后三角区有压痛者,多为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背部软组织劳损者,多有较广泛的压痛点。
    
    (2)肿块:新生儿单侧胸锁乳突的梭形肿块,多为先天性肌性斜肌。颈部侧方如有肿块,应注意与颈部淋巴结肿大、寒性脓肿、囊状水瘤、腮裂囊肿等疾患的鉴别。
    
    3.颈部活动度检查 颈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图39)如下:
    
    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4.特殊检查
 
    (1)屈颈试验(图40):患者仰卧,医生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托住患者后脑部并被动前屈头颈,如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且有阻力和疼痛,则提示阳性。在临床上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特别多见于脑膜炎、脑膜刺激性病变、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
    
    (2)叩顶试验(图41):患者正坐位,颈、胸、腰挺直,下颏内收;医生一手掌紧贴在患者头顶,另一手握空拳轻缓叩击一手手背,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3)颈椎间孔挤压试验(图42):患者正坐位,头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生双手抱住头顶,沿颈部纵轴向下施加压力,若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或伴有上肢放射痛,则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图43):患者端坐,医生用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健侧,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方牵拉,若引起患肢麻木、疼痛即为阳性。多提示为颈椎病。
    
    (5)深呼吸试验:患者端坐,头稍向后仰,同时将下颌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医生一手抵住患侧下颌,给以阻力,另一手触摸患侧挠动脉,如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多提示为前斜角肌综合征。
    
    (6)挺胸试验(图44):患者正坐、挺胸两肩外展,两臂后伸,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多提示为肋锁综合征。
    
 
    (7)超外展试验(图45):患者正坐,双上肢自然下垂,医生握住患肢腕部(注意触摸挠动脉的搏动),在上肢伸直的情况下逐渐从侧方将患肢被动外展高举过肩至头,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则为阳性。多提示为超外展综合征(喙突胸小肌综合征)。
    
 
    (8)间歇波动试验:患者端坐或立位均可,双臂平举外展90°,外旋位,令手指做快速屈伸动作。如患者于数秒钟内出现前臂疼痛,上肢疲乏不适而逐渐下垂,为阳性,多提示为胸廓出口综合征。若能持续1分钟以上的手指屈伸运动,上肢位置无改变者,为阴性。
    
    【腰背部】
    
    1. 望诊(图46)最好是在直视的情况下才能观察清楚腰背部脊柱有否异常的发现。从后背正面观,脊柱自上而下应成一条直线,若发现脊柱侧凸改变,可用有色笔依次在各棘突上绘一标志,这样脊柱侧凸的程度与方向就可一目了然。侧面观,脊柱有否圆形驼背(强直性脊柱炎等),或成角驼背(脊椎结核等),腰椎生理前突是否正常,有否加大、平坦或后突等。在腰背部还可以结合坐、立、走、卧不同体位观察其有无姿势改变。腰部疼痛较甚时可看到局部肌肉高隆的外形(即肌肉痉挛现象)。腰骶部如有色素沉着或有丛毛生长多见于隐性脊柱裂。腰部若有皮肤损伤,脓肿,窦道等应加以描述。
    
 
    2.触诊 腰背部压痛点的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定位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结合解剖位置去仔细、认真、反复寻找。下面介绍临床上常见压痛点(图47):
    
    (1)棘突上压痛:见于棘上韧带损伤、棘突滑囊炎,棘突骨折。
    
    (2)棘突间压痛:见于棘间韧带损伤。
    
    (3)脊肋角压痛:在第十二肋骨与骶棘肌外侧缘相交处。见于肾脏疾病,第一腰椎横突骨折。
    
    (4)腰肌压痛点:两侧骶棘有局限性压痛,往往伴有肌张力增高。见于腰肌劳损。
    
    (5)第三腰椎横突压痛: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外端压痛,伴条束感,见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6)棘突旁压痛:即棘突两侧旁开1.0~1.scm处压痛,伴患肢放射痛。见于椎管内疾病,以椎间盘突出症、肿瘤等病。
    
    (7)腰5 骶1 棘突问压痛:见于腰骶关节劳损。
    
    (8)骶骼关节压痛:见于骶髂关节炎。若女性产后多见于致密性骼骨炎。
    
    (9)梨状肌压痛:相当于臀部环跳穴处,呈横条状的压痛伴患肢放射痛。见于梨状肌综合征。
    
    在腰背部除压痛点外,常结合叩诊(叩诊锤或握拳叩击)来判定较为深部组织的病变,如椎体结核、肿瘤等。
    
    3.腰部活动度检查 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其活动度(图48)如下:
    
    (1)前屈:患者取直立位,嘱其自然向前,弯腰,双手自然下垂,指尖朝向足背方向。正常情况下,腰部呈弧形,弧度很自然,无僵硬感,一般为90°。
    
    (2)后伸:同样直立,让患者自然后仰,一般为30°。
    
    (3)侧屈(弯):左右各30°。
    
    (4)旋转:固定骨盆后,患者分别向左、右旋转,并测量双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之角度,一般为30°。
    
    4.特殊检查
 
    (1)拾物试验(图49):对不配检查的患儿,为观察其腰部是否有僵硬情况,可将玩物放在地上,引逗患儿拾起,脊柱无病变儿童能迅速弯腰将玩物拾起,若脊柱僵硬患儿拾物时,一手先压在膝上,仅能靠屈膝屈髋去取,而腰部无法弯曲者为阳性,见于腰椎结核。
    
 
    (2)儿童腰部伸展试验(图50):患儿俯卧,医生将患儿双小腿提起,正常儿童腰部柔软,后伸自如,无疼痛反应。若有脊柱结核的患儿坝u腰部呈僵硬状,并随臀部抬高离开床面,且有疼痛。
    
 
    (3)直腿抬高试验(图51):患者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一手扶压膝上,保持膝关节于伸直位,另一手握住踝部将患肢逐渐抬高,在未达到70°以前引起腰部及坐骨神经痛者为阳性,并记录引起疼痛的角度。提示椎管内神经根及坐骨神经受刺激。
    
 
    当直腿抬高出现腰腿痛角度时,可放低5°~10°,然后被动背屈踝关节,再引起腰部及坐骨神经痛者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证明椎管内神经受压。
    
    (4)健侧直腿抬高试验:当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后,用同样方法检查健侧,如引出患肢坐骨神经放射痛者为阳性。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5)颈静脉压迫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用双手压于颈部双侧颈静脉处,或用血压计气带包绕颈部一圈,加压至40mmHg(3.skPa)维持1分钟,如出现患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即为阳性。提示椎管内病变。
    
    (6)弓弦试验:患者端坐于椅上,上身挺直,小腿自然下垂,医生将其患侧小腿逐渐抬高伸直,到患者感到下肢有放射痛时即停止,然后另一手用手指挤压其腘窝正中(胫神经部位),如下肢放射痛加剧者,则为阳性。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7)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膝屈曲90°,医生将小腿上提或被动使膝关节屈曲,出现有沿股神经(大腿前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症。
    
    (8)双髓双膝屈曲旋转试验(图52):患者仰卧,双髓双膝关节极度屈曲,医生一手扶着双膝,另一手推动双足或从下面托起患者的臀部,使下腰部做被动屈曲及骨盆旋转运动,若出现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腰骰病变或下腰部软组织劳损。
    
 
    (9)骨盆分离及挤压试验(图53):患者仰卧位,医生用双手分别按压在双侧髂嵴上,并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为骨盆分离试验。反之,用双手将两骼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若能诱发出疼痛者,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10)床边试验(图54):患者仰卧位,患侧靠床边并使臀部稍外移,下肢悬于床边外为宜;健侧下肢屈髓、屈膝,双手抱于膝前。医生一手扶住健侧膝部,另一手将悬于床边的大腿向地面方向加压,并能引发出骶髂关节部痛者,则为阳性。见于骶髂关节疾患。
    
 
    (11)内旋髓试验(图55):患者仰卧位,嘱其患肢伸直抬高,当出现有坐骨神经痛时,医生可用力做被动内旋髓关节的运动,人为地使梨状肌紧张(亦称为梨状肌紧张试验),此时坐骨神经痛加剧测为阳性,见于梨状肌综合征。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