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栽培

蟾蜍的养殖及取酥方法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蟾蜍双叫癞蛤蟆,其头部两侧各有一个耳后腺,内含白色浆液,医药上称为“蟾酥”,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蟾蜍短缺价扬,已由1996年的每公斤400元,一路上涨到每公斤1800元,并将继续攀升。因此,人工养殖蟾蜍是一个前景广阔、简单易行的致富项目。
 
    一、建池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大规模养殖应建产卵池、蝌蚪池、成蟾池。一般养殖户可根据现有水面,对池塘、渠道、水沟、水田进行改造即可。蟾蜍下水较少,占用水面较小,一般成蟾池每平方米水面可养殖40只左右。成蟾池面积一般1-2亩,蝌蚪池10-40平方米,产卵池10平方米。成蟾池要保持空隙地和水面的比例为1:1,池深保持80厘米,池周筑高80厘米以上的土墙并抹光滑。或使用其他材料制成防逃设施。池子上面要搭遮阳棚,或在四周栽种丝瓜、佛手瓜、葡萄等蔓类植物。墙内平地上垒大小不等的若干个洞穴,空隙地栽种些玉米、大豆及耐湿荫的花草等,池中放些水生植物。
 
    二、苗种繁育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蟾蜍产卵盛期,解决苗种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产卵季节的雨后到静水处寻找蟾蜍卵块,捞回放在池中孵化或直接放在没有蟾蜍的养殖池中,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在18-25℃,3天就可孵出小蝌蚪。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二是在惊蜇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捕捉越冬蟾蜍,选择个体,按雌雄比3:1放到产卵池中养殖,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受精率可达90%以上。每天产的卵要收集另池存放,让其自然孵化。产完卵的亲蟾也要另池存放,没产的继续留产。三是到养殖单位购买他们选育的优良亲蟾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集中产卵和孵化。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3天后,小蝌蚪开始吃水中藻类或其他饵料。养殖池要提前一星期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蝌蚪。产卵池、蝌蚪池水深一般保持20-40厘米。pH值为7-8。如果水质太瘦,可投喂切碎的菜叶、鱼肠、猪血、淘米水,每天1-2次。经半个月的培育,体长达3厘米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池中养殖。从卵孵出蝌蚪到幼蟾约需40天,这时就需转入成蟾池养殖。
 
    三、成蟾养殖
 
    1、放养。利用水沟、池塘或玉米田、稻田等养殖的要围栏。在田中放养不另投饲的,一般亩放500-800只;养殖池精养每平方米水面放40-50只。
 
    2、管理。蟾蜍喜食蜗牛、蚂蚁、蜘蛛、蚯蚓、蝗虫、蝼蛄、蚊虫、叶蝉、金龟子、晴蜒、隐翅虫、无毛类幼虫等昆虫及螺和小鱼虾等水生动物与藻类。幼蟾生长快、食量大,要保证有充足的饵料供给。一是在养殖场上空装黑光灯,每天晚上开灯诱虫。二是将各种畜禽粪堆积在养殖池陆地上一角,让其自行诱集与滋生虫子,供蟾捕食。三是到潮湿的地方寻挖蚯蚓或想套养殖蚯蚓。四是到无农药处理过的厕所里捞取蝇蛆冲冼干净投喂,或配套培养蝇蛆。如饵料仍不足时,可用30%饼类、30%屠宰下脚料、5%鱼粉、30%麸皮、5%大豆粉做成配合饲料。与动物性饲料结合训食投喂。
 
    夏秋季节水质易变坏,应根据水色变化,及时灌注新水,保持水质清爽。霜降后,气温降到10℃以下时,蟾蜍就隐蔽在土中或钻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处集群冬眠停食。到次年惊蛰后水温回升到10℃以上时,蟾蜍开始醒眠、活动、觅食、这时应抓紧投喂。在整个越冬期间,池塘要保持一定水位,一旦渗漏要及时灌水。陆上洞穴要覆盖些柴草保温。当春天气温回升到蟾蜍醒眠时,就要挑除柴草,并大水喷灌池内陆地。
 
    四、采集蟾酥
 
    养殖蟾蜍的主要目的是采集蟾酥。夏秋两季,每2周可采一次,6-7月是刮浆高峰期。首先准备好铜制或铝制的夹钳、竹片、大口瓶或小瓷盆、竹萎等工具。刮浆前先将蟾蜍在清水中洗去污渍,用小杆轻敲头部或用少量辛辣的物品如大蒜、辣椒等刺激,增加唏酥分泌量。
 
    刮浆部位是紧靠头部两侧耳根的大疣粒耳后腺的背上的大小疣粒。刮浆时 ,左手握住蟾的后腹部,使耳后腺充满浆液,然后用夹钳用力夹裂耳后腺,流出白浆,刮浆时忌用铁器接触,否则浆液变黑。刮过浆的蟾蜍不要放在水中,要放在旱地,防止感染发炎,引起死亡。采浆时注意不溅到眼里,一旦误入眼中,可用紫草煎水洗净消肿。
 
    刮出的浆液尽量在12小时以内用60-80目尼龙筛绢或铜筛过滤除杂,然后放在通风处阴干或晒至七成干,再放在铜或瓷盆中晒干制成团酥,也可放在60℃恒温箱中烘干,密封保存或出售。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