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荜茇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开宝本草》

【拼音名】Bì Bá

【别名】荜拨(《唐本草》),荜拨梨、阿梨诃吔(《酉阳杂俎》),椹圣(侯宁极《药谱》),蛤蒌(《赤雅》),鼠尾(《中药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未成熟果穗。9~10月间,果实由黄变黑时摘下,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茎下部匍匐,枝横卧,质柔软,有棱角和槽,幼时密被短柔毛。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3.5厘米,密被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形,全缘。上面近光滑,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叶脉通常5~7条。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穗总花梗长2~3.5厘米,被短柔毛,穗长5.5厘米,直径约3毫米;花小,直径约1.5毫米;苞片1,近圆形;无花被;雄蕊2,花药椭圆形,2室,花丝短粗;雌穗总花梗长1.5厘米,密被柔毛,花穗长1.5厘米,花梗短;花的直径不及1毫米;苞片圆形;无花被;子房倒卵形,无花柱,柱头3。浆果卵形,先端尖,部分陷入花序轴与之结合。

【生境分布】分布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亦有分布。主产于云南、广东。国外主产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越南等地。

【性状】果穗圆柱状,稍弯曲,长2~4.5厘米,直径5~8毫米。总果柄多已脱落。表面黑褐色,由多数细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紧密整齐,形成交错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圆球形,被苞片,直径约1毫米。质坚硬,断面微红,胚乳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质坚实、味浓者为佳。

【化学成份】果实含胡椒碱、棕榈酸、四氢胡椒酸、1-十一碳烯基-3,4-甲撑二氧苯、哌啶、挥发油(不含N、也不含酚性、醛性及酮性物质)。荜茇还含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芝麻素。

【药理作用】
荜拨中提出之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胡椒碱对家蝇的神经及肌肉组织均有破坏作用,但不及除虫菊。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可明显降低直肠温度(主要由于皮肤血管扩张),但重复注射后即不敏感,该动物并丧失在高温环境下及疼痛刺激时调节体温的能力。此作用系不可逆性,并与其辛辣刺激有关。

【炮制】
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
辛,热。
①《海药本草》:味辛,温。
②《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手、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膀胱四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治心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
①《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②《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③《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④《本草图经》:治气痢。
⑤《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⑥《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⑦《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或纳蛀牙孔中。

【注意】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①《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②《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附方】
①治伤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疞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荜拨四斤,高良姜、干姜(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饮汤下,食前服之。(《局方》大巳寒丸)
②治飧泄气痢,腹胀满,不下食:荜拨半两,肉豆蔻(去壳,半生半煨)一两,干姜(炮)半两,诃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两,白术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锉)半两,木香(半生半炒)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荜拨散)
③治气痢:牛乳半斤,荜拨三钱。同煎减半,空腹顿服。(《独异志》)
④治脾虚呕逆,心腹痛,面色青黄,腰胯冷疼:荜拨、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脐)、胡椒、桂(去粗皮)、干姜(炮)、诃黎勒皮(焙)各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半。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饮下十五丸,日三。(《圣济总录》荜拨丸)
⑤治虚劳脾胃宿冷,不思饮食,四肢怠惰,心下胀满,脐下结痛,及痃癖气块等病:荜拨(炒)、诃子(煨,去子核)、干姜(炮裂)、人参各一两,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荜拨丸)
⑥治痰饮恶心:荜茇,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用清粥饮调下半钱。(《圣惠方》)
⑦治妇人血气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荜茇(盐炒)、蒲黄(炒)。上等分,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吞下;如不能饮,米汤下。(《普济方》二神丸,一名荜拨丸)
⑧治瘴气成块,在腹不散:荜茇一两,大黄一两。并生为末,入麝香少许,炼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永类钤方》)
⑨治牙齿疼痛:荜拨、胡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末,化蜡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内蛀孔中。(《圣济总录》荜拨丸)
⑩治偏头痛:荜拨为末,令患者口中含温水,左边疼令左鼻吸一字,右边疼令右鼻吸一字。(《经验后方》)
⑾治鼻塞脑流清涕:荜拨、香附、大蒜。杵作饼,纱衬炙热贴囟门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医学入门》荜拨饼)

【各家论述】
①《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②《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③《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④《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