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大腹皮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侯宁极《药谱》

【拼音名】Dà Fù Pí

【英文名】Arece Peel, Betelnut Peel

【别名】槟榔皮、槟榔壳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大腹绒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ca catechu L.
采收和储藏:冬、春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剥下果皮,打松,乙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除去外果皮。

【原形态】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 ,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开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结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马来西亚。

【栽培】气候土壤:喜生长于高温地区,以土层浓厚而湿润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为佳。整地:选择有树荫处设苗床,松土后,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在定植前4-6个月先将空开好,使用权穴内土壤风化,穴深60-80cm,行距2、5-3、5cm。种植:育苗:在荫蔽的山地,掘一深达30cm的长坑,放一层果实,覆盖一层砂土。层层堆放,浇水湿润。经过20日后,即可抽出米粒大小的芽,限出栽种于苗床,每穴一个,覆土浇水。定苗:于7或者10月为宜,植前施基肥,选茎粗而有2-3个节的幼苗栽培。覆土至穴面15cm浇水湿润,并盖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田间管理:栽后2-3后内均须荫蔽。3年后在离根15cm周围掘一环浅沟,追肥一次,结果后须每年追肥一次。

【性状】
干燥果皮,通常纵剖为二。未打松者呈椭圆形瓢状,长5-7cm,宽约3cm,厚约1cm;外果皮灰棕黄色,有褐色斑点及纵裂纹。已打松者,外果皮脱落,中果皮为黄白色至灰黄色的纤维,纤维纵向排列,外层松散成缕,内层纤维较粗,现棕毛状。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表面光滑呈硬壳状。体轻松,质柔韧,易纵向撕裂。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定:粉末:灰黄色。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9-15?m,长至52.8?m,壁略呈连珠状增厚。中果皮纤维多成束,细长条形,平直或稍弯曲,有的一边呈小波状凸起,末端稍钝圆,直径约10?m,壁厚,木化,孔沟明显;纤维束周围细胞含硅质块,硅质块直径6-9?m,含硅质块细胞壁厚,木化。中果皮石细胞类圆形、类长方形、长椭圆形,直径22-50?m,壁稍厚,木化或微木化,纹孔、孔沟明显,有的层纹较清楚。内果皮细胞类多角形、类圆形、长多角形,直径9-24?m,壁厚,木化,孔沟较明显。本品以色黄白、质柔韧、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少量槟榔碱含儿茶素。

【药理作用】对肠平滑肌的作用 大腹皮煎剂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升高,收缩幅度减少,其作用可被阿托品所拮抗。

【炮制】拣净杂质,碾轧使软,敲打,筛去泥屑。

【性味】味辛;性微温

【归经】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气虚体弱者慎服。

【附方】大腹皮散《太平圣惠方》:小儿腹内痞结;二便不利。大腹子散:《赤水玄珠》:风毒脚气。癫狂梦醒汤《医林改错》:癫狂;疏凿饮子《世医得效方》:大小便不利。

【各家论述】
1.《药性类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
2.《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其气味所主,与槟榔大略相同,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入阳明、太阴经,二经虚则寒热不调,逆气攻走,或痰滞中焦,结成膈证;或湿热郁积,酸味醋心;辛温暖胃豁痰,通行下气,则诸证除矣。大肠壅毒,以其辛散破气而走阳明,故亦主之也。
3.《本草汇言》: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捷药也。方龙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按宋人又有安胎之说,然此药既为利气之药,又何以安其胎乎?如有余之气胜而胎不安者,使之气下,则胎自安矣。又谓此药有健胃之理,夫既为下气之药,又何以益其胃乎?如有余之气壅塞不通,使之气下,则中气自宽,食饮可进矣。若损气,为大腹皮之常性也,元虚气少者,概勿施用。朱正泉曰,大腹皮,《斗门方》配六君子汤,治中气虚滞而或腹胀者,服之即通,则安胎健胃之理,不外是矣。
4.《本草述》:治虚肿者,用大补气之味,而少入腹皮。又见有治痰火者,常以此味少少入健脾之剂,或皆取其能导壅顺气而不甚酷烈乎?用者审之。
5.《本经逢原》: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脚气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
6.其他《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本草再新》: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