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蛤蚧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出自《雷公炮炙论》。
1.《雷公炮炙论》:凡使须认雄雌,若雄为蛤,皮粗、口大、身小、尾粗;雌为蚧,口尖、身大、尾小。
2.《海药本草》:谨按《广州记》云,蛤蚧生广南水中,有雌雄,状若小鼠,夜即居于榕树上,投一获二。《岭外录》云,首如虾麻,背有细鳞,身短尾长,旦暮自鸣蛤蚧,人采之,割腹,以竹开张,曝干鬻于市。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彼人用疗折伤。近日西路亦出,其状虽小,滋力一般,并宜丸散中

【拼音名】Há Gé

【英文名】Tokay

【别名】蛤解、蛤蟹、仙蟾、蚧蛇、大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kko gecko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每年5-9月捕捉,捕后将其击昏,挖去眼球,除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壁,用纱布擦干血液。然后用2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全身1/2的扁竹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2只合成1对,用线扎好。

【原形态】蛤蚧,为壁虎科中最大的一种,全长30cm左右,体长与尾长略相等或尾略长。头宽大,略呈三角形,吻端圆凸;耳孔椭圆形,约为眼径之半;上唇鳞12-14,第1枚入鼻孔。眼大,突出;口中有许多小齿。通身被覆细小粒鳞,其间杂以较大疣鳞,缀成纵行;腹面鳞片较大,略呈六角形,四肢指、趾膨大,成扁平状,其下方具单列皮肤褶裂,除第1指趾外,均具小爪,指间及趾间仅有蹼迹。雄性有肛前窝20余个,尾基部较粗,肛后囊孔明显。躯干及四肢背面砖灰色,密布橘黄色及蓝灰色斑点;尾部有深浅相间的环纹,腹面白色而粉红色斑。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山岩罅隙或树洞内,也见于人家屋间。比昆虫、小形蜥蜴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栽培】
生活习性,蛤蚧性怕冷、怕热、怕风雨,喜栖息于山岩石隙,树洞或屋檐墙壁上,昼伏夜出,常见雌雄成对活对。喜食活饵,主要捕食昆虫类。蛤蚧有冬眠习性。气温低于10℃以下时,潜入3-4m深的岩缝中冬眠。到翌的气温回升到18-20℃时才出洞活动。雌雄异体,3-4年性成熟,每年5-9月可见产卵,6-7月为盛期。各地因气候不同而稍有差异蛤蚧卵在7-8月孵化,6-7月为盛期。各地因气候不同而稍有差异蛤蚧卵在7-8月孵化,孵化期为68-205d(平均105d)不等。
养殖技术,人工繁殖时,可将待产雌体单独饲养,用布遮挡笼内,笼四壁贴层薄纸,待其产卵于纸上时,可攫下纸取卵孵化。孵化温度在30-33℃,经100天左右,即可孵出小蛤蚧。人工养殖分为箱养、室养、圈养和散养几种。
饲养管理,急性病管理,饲养过程中可投给圭鳖虫、蟑螂、黄粉虫等或灯光诱虫。冬眼期注意防寒保暖,但室温不宜超过18℃。平时管理工作以防蚁、蚊、鼠等天敌为主。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吻部半圆形,吻鳞不节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中间被额鳞隔开,上唇鳞12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密集成不显着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除前足第1支趾外,其余均有钩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显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有橙红色斑点,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散有紫褐色疣鳞,腹部鳞片方形,镶嵌排列气腥,味微咸。
以体大、服壮、尾全,不破碎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淡黄色或淡灰黄色。①鳞片近无色或淡灰绿色,表面可见半圆形、类圆形或长圆形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直径9-32μm,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鳞片基部边缘处可见圆形孔洞,直径25-45μm。②皮肤碎片淡黄色或黄色,表面观细胞界取不清楚,布有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聚集成星芒状。③机警纹肌纤维较多,近无色,淡黄色、黄绿色或淡棕色,多碎裂。侧面观有细密横纹,明暗相同,横纹呈璋行的波峰状,也有较平直或微波状,有的纹理不清晰;横断面常呈三角形、类圆形、类方形。④内碎片近无色或淡黄色,呈不规则形碎块,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孔状孔隙,骨陷窝呈裂缝状、长条状、类长圆形,多为同方向排列,边缘骨小管隐约可见。

【化学成份】蛤蚧含肌肽(carnosine),胆碱(choline),肉毒碱(carnitine),鸟嘌呤(guanine),蛋白质(protein),胆甾醇(cholesterol);甘氨酸(glycine),脯氨酸(prol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14种氨基酸;钙、磷、锌等18种元素,5种磷脂成分,即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lecithin),以及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 (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花生四烯要到(arachidonic acid)等9种脂肪酸。

【药理作用】
1.性激素样作用:1.1.雌激素作用:蛤蚧醇提物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对去卵巢小鼠则可出现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正常小鼠重最增加)。蛤蚧醇提物(GEA)对雌大鼠附性器宫(子宫及阴道)主要为直接作用,但其完整作用须经卵巢、垂体及下丘脑。蛤蚧体、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幼年雌小鼠子宫及卵巢增重,蛤蚧尾增重作用较蛤蚧体强。体、尾分别与求偶素比较,尾的增重作用超过求偶素,体的增重作用接近求偶素。蛤蚧体及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幼年雌小鼠阴道开放的时间提前,而蛤蚧尾组又较蛤蚧体组时间提前。
1.2.雄激素样作用: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蛤蚧醇提物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蛤蚧体和尾的醇提物均可使去势雄大鼠精囊和前列腺增重;而尾的增重作用较体强,但不及睾丸素;蛤蚧醇提物能缩短雄性果蝇交配潜伏期,延长交配时间,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只能使雄小鼠睾丸增重,表现雄性激素样作用,而脂溶性部分对雌小鼠子宫及雄小鼠睾丸均可增重。蛤蚧尾的性激素样作用较蛤蚧体增强,可能与尾的锌含量较体高有关。
2.平喘作用:蛤蚧醇提物对乙酰胆碱所致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对豚鼠离体气管也具有直接松弛作用,而蛤蚧水煎剂无明显作用。但也有报道蚧蚧醇提物对组胺或乙酰胆碱致疼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无松弛作用。
3.免疫增强作用:蛤蚧身和尾的醇提物均可加强豚鼠白细胞的运动力、肺和支气管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功能和腹腔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蛤蚧提取物能显着增加小鼠脾重,并能对抗强的松龙的免疫抑制作用,还能提高小鼠静脉注射碳粒的廓清指数,提高正常小鼠免疫后血清的溶血含量,蛤蚧尾醇提物能增强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和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蛤蚧体仅能提高溶菌酶活性和抗体效价,而头则无明显影响。
4.延缓衰老作用:蛤蚧的乙醇提取物(GEA)可延长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及半数致死时间,提高果蝇飞翔活力和耐寒力,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初步证实蛤蚧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5.抗炎作用及其它作用: 蛤蚧醇提物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对甲醛性大鼠踝关节肿胀、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及冰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制作用,并可使幼年大鼠胸腺蒌缩,还能显着降低正常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表现促肾上皮质激素样作用,但不能对抗蛋清所致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桂圆肉和蛤蚧的醇提物除有明显的抗应激作用外,尚能增加正常小鼠体重,对利血平化小鼠体重下降有非常显着的对抗作用,并能增加小鼠脾重,提高小鼠对静脉碳粒廓清指数。

【毒性】蛤蚧毒性低,未能测出蛤蚧醇提物经口半数致死量灌胃最大耐受量大于135g/kg,腹腔注射醇提物脂溶性部分的半数致死量为5.24g/kg水溶性部分的半数致死量与脂溶性相近。蛤蚧眼及脑在相当于25-200倍剂量下未见动物出现毒性反应。

【鉴别】理化鉴别,粉末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加生物碱试剂硅钨酸、碘化钾、碘化汞钾等,均有沉淀反应。

【炮制】
蛤蚧:除去竹片,截去头足及鳞(无尾者拣去不用),切成小方块。酒蛤蚧: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渍后微火焙干。焙干后,但剪取尾部供用者,称为蛤蚧尾。(每蛤阶10对,用黄酒半斤)1.《雷公炮炙论》:蛤蚧,其毒在尾,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以酒浸透,隔两重纸缓焙令干,以瓷器盛,悬屋角上一夜用之,力可十倍,勿伤尾也。
2.《日华子本草》:蛤蚧,合药去头足,洗去鳞内不净,以酥炙用良。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补肺;定喘止嗽。主肺肾两虚气喘咳嗽,虚劳咳嗽;咯血;肾虚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1-1.5g;或入丸、散。

【注意】外感风寒喘嗽及阳虚火旺者禁服。

【附方】①治虚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蛤蚧一对(头尾全者,涂酥炙令黄),贝母一两(煨微黄),紫菀一两(去苗、土),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二两(涂醋炙令黄,去裙,皂荚仁一两(炒令焦黄),桑根白皮一两(继)。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枣汤下二十丸,日三、四服。忌苋菜。(《圣惠方》蛤蚧丸)②治肺劳咳嗽: 蛤蚧一对(用醋少许涂,炙令赤色),白羊肺一两(分为三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款冬花一分,胡黄连一分。上药除羊肺外,捣细罗为散,先将羊肺一分,于沙盆内细研如膏,以无灰酒一中盏,暖令鱼眼沸,下羊肺,后入药末三钱,搅令匀,令患者卧,去枕,用衣簟腰,仰面徐徐而咽,匆太急。(《圣惠方》蛤蚧散)③治肺嗽,面浮,四肢浮: 蛤蚧一对(雌雄头尾全者,净洗,用法酒和蜜涂炙熟),人参一株(紫团参)。上二味,捣罗为末,熔蜡四两,滤去滓,和药末,作六饼子。每服,空心,用糯米作藩粥一盏,投药一讲,趁热,细细呷之。 (《圣济总录》独圣饼)

【各家论述】
1.《纲目》: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近世治劳损痿弱,许叔微治消渴,皆用之,俱取其滋补也。刘纯云,气液衰、阴血竭者宜用之。何大英云,定喘止嗽,莫佳于此。
2.《本草经疏》: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3.《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4.《日华子本草》:治肺气,止嗽,并通月经,下石淋及治血。
5.《开宝本草》:主久肺劳,疗咳嗽,下淋沥,通水道。
6.《本草衍义》:补肺虚劳嗽。
7.《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8.《本草再新》:温中益肾,固精助阳,通淋,行血。蛤蚧尾能治疝。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