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红豆蔻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出自《药性论》。
1.《海药本草》:红豆蔻,择嫩者加入盐,櫐櫐作朵不散落,须以朱槿染令色深。善醒于醉,解酒毒,此外无诸要使也。
2.《开宝本草》:红豆蔻,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生南海诸谷。

【拼音名】Hónɡ Dòu Kòu

【英文名】Galanga Galangal Seed, Galanga Galangal

【别名】红豆、良姜子、红扣、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galanga (L.) Willd.[Maranta galanga L.]
采收和储藏: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于11-12月果实刚呈红色时采收,将果穗割回,摊放阴凉通风处4-7天,等果实皮变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村,扬净,晒干。

【原形态】大高良姜,多年生丛生草本,高1.5-2.5m。根茎粗壮,圆形,有节,棕红色并略有辛辣味。叶2列,无叶柄或极短;叶片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30-50cm,宽6-140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钝,常棕白色,两面无毛或背面有长柔毛;叶舌长5-10mm,先端钝。圆锥花序顶生,直立,鑫花,长14-32cm,径4-8cm,花序轴上密生柔毛,多分枝;总苞片线形,长约20cm;小苞片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2cm;花绿白色,清香;花萼管状,顶端不等的3浅裂,有缘毛;花冠管与萼管略等长,裂片3,长圆形,唇瓣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5-3cm,宽8-12mm,基部成爪状,有红色条纹;雄蕊1,与唇瓣基部;子房下位,无毛,花柱细长,柱头略膨大。,蒴果长圆形,不开裂,长1-1.5cm,宽约7mm,中部稍收缩,熟时橙红色。种子多角形,棕黑色。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旷野的草地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栽培】
丛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向阳环境。稍耐旱,怕水渍,能耐短暂0℃低温,在-5℃时全株死亡。以圭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无病呻吟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11-12月采果实脱粒沙藏。第2年4-5月播种,开1.3m宽的高畦。条播,按行距33cm在畦上开横沟,播幅10cm。苗期`经常除草松土,追肥3-4次。第2年晚霜过后,苗高33cm,雨委就可移地栽。分株繁殖:可于每年夏天雨季进行,挖取部分带一段根茎的植株,地上茎可于离地约33cm处剪去以便栽种。移栽可在6月雨季进行,按行距1.3m,株距1m挖穴,每穴栽苗2-3株,每1hm2栽苗6750-7200穴。
田间管理,栽种后1-2年要加强管理,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在6、8、12月进行。中耕后施磷肥、人畜粪水1次,一般到第3年植株封行后,只须每年2-3月剪除枯残茎叶。12月采收后再中耕,并施堆肥和过磷酸钙1次。栽种后1-2年可间种豆科矮杆作物或蔬菜。

【性状】
性状鉴别,果实长圆形,中部稍收缩,长0.7-1.5cm,直径0.4-1cm,表面红棕色或淡红棕色,光滑或皱缩,先端有突出的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柄痕;果皮薄;易碎。种子团长圆形或哑铃形,每室有种子2粒;种子呈不规则状四面体,长4-6mm,直径3-6mm,表面暗棕色或褐棕色,微有光泽,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黄色或灰黄色假种皮,背面有凹陷种脐,合点位于腹面,种脊成一浅纵沟。气芳香而浓,味辛、辣。以粒大、饱满、气味浓者为佳。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类圆形或类肾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壁稍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1列,径向延长,卵圆形或长圆形,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内含红棕色色素。油细胞1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滴。色素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内含棕色或棕黄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1列,棕色或棕黄色,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74μm,直径34μm,外壁薄,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内弃满由微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细胞内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淡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末端锐尖或稍钝圆,长至730μm,直径14-32μm,外具角质层。②下皮细胞长圆形或长方形,长63-108μm ,直径27-70μm,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③油细胞位于下皮与色素层之间,切面观细胞1列,长方形或方形,内含油滴。④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大小(10-35)×(14-44)μm,壁厚约2.5μm,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大小(6-30)×(11-40)μm;断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色素块、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化学成份】
红豆蔻果实中含消旋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DL-1-acetoxychavicol acetate),反式3,4-二甲氧基桂皮醇(trans-3,4-dimethoxycinnamyl alcohol),反式-4-甲氧基桂皮醇(trans-4-methoxycinnamyl alcohol),对-羟基桂皮醇(p-hydroxycinnamaldehyde),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1-acetoxyeugenol acetate)和挥发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Δ3-蒈烯(Δ3-carene),6-甲基-5-庚烯-2-酮[(E)-6-methylhepta-5-en-2-one],1,8-桉叶素(1,8-cineole),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 oxixde),芳樟醇(linalool),壬醛(n-nonanal),正丁酸反式-2-已烯酯(trans-2-hexenyl-n-butyrate),(E)-6-甲基-3,5-庚二烯-2-酮[(E)-6-methyl-3,5-heptadien-2-one],辛酸(octanoic acid),乙酸正辛酯(noctyl acetate),4-松油烯醇(terpinen-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2-(2-丙烯基)苯酚[2-(2-propenyl)phenol],玷(王巴)烯(copaene),荜澄茄烯(cadinene),β-榄香烯(β-elemene),乙酸正癸酯(n-decyl acetate),正十五烷(n-pentadecan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丁香油酚(eugenol),α-律草烯(α-humulene),别香橙烯(aloaromaden-dene),顺式-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ν-依兰油烯(ν-muurol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乙酸桂皮酯(cinnamyl acetate),菖蒲烯(calamenene),丁香烯醇(I或II)(caryophyllenol I or II),橙花叔醇(nerolidol),荜澄茄烯醇(cadinenol)。
红豆蔻种子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乙酰氧基丁香油酚乙酸酯,丁香烯氧化物(caryophyllene oxide) ,丁香烯醇I及II,高良姜萜醛(galanal)A和B,高良姜萜内酯(galanolactone),8(17),12-半日花二烯-15,16-二醛[E-8(17),12-albdiene-15,16-dial]和E-8(17)-环氧-12-半日花二烯-15,16-二醛[E-8β(17)-epoxylabd-12-ene-15,16-dial].。

【药理作用】
1.种子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有兴奋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5、10g/kg腹腔注射,对大鼠结扎幽门引起的胃溃疡有抑制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酰氧丁香酚乙酸酯有明显的抗Shay氏大鼠胃溃疡作用,分别腹腔注射2-5mg/kg和5-10mg/kg时,抑制率为20-77%和36-100%。
2.抗真菌和细胞毒性作用:本品含的Galanal A(1)、Galanal B(2)、Galanolactone(3)、(E)-8(17),12-Labddiene-15,16-dial(4)和(E)-8B(17)-Epoxylabd-12-ene-15,16-dial(5)具有抗真菌和细胞毒性作用。
2.3抗癌活性:从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多种化合物,又将其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酸酯,给小白鼠腹腔注射l0mg/kg的剂量,连续5天,发现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后者的毒性比前者低。与其它合成成分比较,1-乙酰氧基对抗癌活性很重要,估计其作用机制与亲核攻击有关。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适量粉碎,加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樟脑、18-桉油精为对照品,用已烷-乙酸乙酯(85:15)展开,以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有相同的斑点。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燥湿;醒脾消食。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呕吐泄泻;噎膈反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知量,研末搐鼻或调搽。

【注意】阴虚有热者禁服。

【各家论述】
1.《药性论》:治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2.《本草拾遗》: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
3.《本草纲目》:治噎膈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红豆蔻,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亦取其辛热芳香,能醒脾温肺,散寒燥湿消食之功尔。
4.《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5.《医林纂要》:温中散寒,醒脾燥湿。
6.《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汗斑。
7.《玉楸药解》: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瘀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为鼻衄、牙疼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去壳研用。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