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荷叶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Hé Yè

【英文名】Lotus Leaf

【别名】蕸。

【来源】
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采收和储藏:6-9月花末开放时采收,除去叶柄,晒至七、八成干,对折成半圆形,晒干。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荷钱)。

【原形态】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水泽、池塘、湖沼或水田内,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多摺成半圆形或扇形,展开后类圆盾形,直径20-50cm,全缘或稍成波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22条,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柄残基。质脆,易破碎。微有清香气,味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绿色。①上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外壁乳头状或短绒毛突起呈双圆圈状;不定式气孔,副卫细胞5-8个。②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可见连副珠状增厚。③草酸钙簇晶直径约40μm。④导管旁常有分泌细胞,内含黄棕色物。

【化学成份】荷叶含斑点亚洲罂粟碱(roemerine),荷叶碱(nuciferine),原荷叶碱(nornuciferine),消旋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 N-去甲基荷叶碱(N-nornuciferine),番荔枝碱(anonaine),鹅掌楸碱(liriodenine)巴婆碱(asimilobine),N-去甲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北美鹅掌楸尼定碱(lirinidine)槲皮素(quercetin),及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和无色飞燕草素(leucocyanidin)。此外尚含荷叶甙(nelunboside),草酸,琥珀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葡萄酸(gluconicside),及鞣质。从印度荷叶中还分得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两个未确定的三十碳及三十二碳的仲醇。还含去氢斑点亚洲罂粟碱(dehydroroemerine),去氢荷叶碱(dehydronuciferine),去氢番荔枝碱(dehydroanonaine),N-甲基异乌药碱(N-methylcoclau-rine)。

【炮制】荷叶:以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荷叶炭:取净荷叶,置锅内,上覆一口径略小的锅,上贴白纸,两锅交接处用黄泥封固,煅至白纸呈焦黄色,停火,待冷取出。

【性味】苦;涩;平;

【归经】心;肝;脾;胆;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散瘀止血。主暑湿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叶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鲜品15-30g);荷叶炭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
1.《本草从新》: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2.《随息居饮食谱》: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

【附方】①治秋时晚发之伏暑,并治湿温初起:连翘三钱(去心),杏仁二钱(去皮、尖,研),瓜蒌壳三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制半夏一钱,甘草五分,佩兰叶一钱。加荷叶二钱为引,水煎服。(《时病论》)②治阳水浮肿: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证治要诀》)③治雷头风证,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状如伤寒:荷叶一枚,升麻五钱,苍术五钱。水煎温服。(《内经类编试效方》清震汤)④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⑤治吐血不止: 一、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新水服二钱。(《肘后方》)二、嫩荷叶七个,擂水服。(《纲目》)⑥治吐血咯血:荷叶焙干,为末,米饮下二钱匕。(《经验后方》)⑦治崩中下血:荷叶(烧研)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为末。每空心酒服三钱。(《纲目》)⑧治下痢赤白:荷叶烧研,每服二钱;红痢蜜、白痢沙糖汤下。(《纲目》)⑨治产后血运,烦闷不识人,或狂言乱语,气欲绝:荷叶三片,蒲黄二两,甘草二两(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匙,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荷叶散)⑩治妊娠伤寒,大热闷乱,燥渴,恐伤胎赃:卷荷叶嫩者(焙干)一两,蚌粉花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入蜜少许,新汲水调下,食前服。(《三因方》罩胎散)11.治脱肛不收: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仍以荷叶盛末坐之。(《经验良方》)12.治遍身风疠: 荷叶三十枚,石灰一斗,淋汁,合煮渍之,半日乃出,数日一作。(《圣惠方》)13.治赤游火丹:新生荷叶,捣烂,入盐涂之。(《摘元方》)14.治黄水疮:荷叶烧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15.治脚胫生疮,浸淫腿膝,脓水淋漓,热痹痒痛:干荷叶四个,藁本二钱半。上细切,水二斗,煎至五升,去渣。温热得所,淋渫,仍服大黄左经汤。(《证治准绳》荷叶藁本汤)16.治漆疮:荷叶(燥者)一斤。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洗了,以贯众末掺之,干则以油和涂。(《圣济总录》荷叶汤)17.治扑打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火干荷叶五斤。烧令烟尽,细研,食前以童子热小便一小盏,调三钱匕,日三服。(《圣惠方》)18.治斧伤疮:荷叶烧研擦之。(《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 孟诜:破血。
2.《本草通玄》:开胃消食,止血固精。
3.《本草再新》: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4.《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男子遗精或夜尿证;又为解毒药。
5.《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胞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6.《日华子本草》:止渴,并产后口干,心肺燥,烦闷。
7.《日用本草》:治呕血、吐血。
8.《滇南本草》: 上清头目之风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
9.《品汇精要》:治食蟹中毒。
10.《纲目》: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清水肿、痈肿,发痘疮。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产后恶血、损伤败血。
11.《本草备要》;洗肾囊风。
12.《生草药性备要》:春汁,治白浊,(煅)存性,治莲疮。
13.《纲目》:按闻人规《痘疹八十一论》云,痘疮已出,复为风寒外袭,则窍闭血凝,其点不长,或变黑色,此为倒黡,必身痛,四肢微厥,但温肌散邪,则热气复行而斑自出也,宜紫背荷叶散治之。盖荷叶能升发阳气,散瘀血,留好血,僵蚕能解结滞之气也,此药易得而活人甚多,胜于人牙、龙脑也。又戴原礼《证治要诀》云,荷叶服之,令人瘦劣,单服可以消阳水浮肿之气。
14.《医林纂要》:荷叶,功略同于藕及莲心,而多入肝分,平热、去湿,以行清气,以青入肝也。然苦涩之味,实以泻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热、平气血也。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