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耳环
|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
【出处】《广西中草药》
【拼音名】Jīn ěr Huán
【别名】土细辛(《广西中草药》),长花轴细辛、大叶细辛、大叶山茨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一块瓦(《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金耳环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短,须根细长,灰黄色。叶基生,卵状三角形或箭形,先端渐尖,基部耳垂状。全缘,上面被疏短毛,下面叶脉有疏长毛。花紫红色,单生,由叶柄间抽出,近于地面,花枝与花冠等长或超过;花被一轮,整齐,钟状,3裂,宿存;雄蕊12,排列成2轮,分离或近于分离,花丝短。蒴果近球形,熟时不规则开裂。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溪林下阴湿处。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含黄酮甙、氨基酸、糖类和挥发油。
【性味】 辛,温,有毒。 ①《岭南采药录》:甘淡。 ②《广西中草药》:辛,温。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辛微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寒,止咳。平喘,止痛。治风寒咳嗽,哮喘,腹中寒痛,龋齿痛,跌打损伤。 ①《岭南采药录》:理跌打,治毒蛇仿,又能生肌去腐。 ②《广西中草药》:祛风散寒,平喘止咳,行气止痛,解毒消肿。治风寒咳嗽,支气管哮喘,腹寒痛,龋齿痛,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熄风开窍。治小儿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酒调外擦。
【附方】治龋齿痛:金耳环根研末,填塞龋齿内。(《广西中草药》)
【摘录】《*辞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