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鸡肝散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Jī Gān Sàn

【英文名】Herb of Secundspike Elsholtzia

【别名】白香薷、沙虫药、黑头草、四棱蒿、滇香薷、细野菝子、铁扫把、野苏、蔓坝、野薄荷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blanda (Benth.) Benth. [Aphanochilus blandus Benth;Mentha blanda Wa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镁用或阴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1-1.7m。茎直立,基部木质,直径可达2cm,上部多分枝,四棱形,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3-15mm,密被柔毛;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6cm,宽8-45mm,边缘具锯齿,上面被微柔毛及腺点,下矶叶脉被平伏毛。轮伞花序7-10花,密集排列近偏向一侧,长4-8cm,最长可达20cm的顶生或腑生假穗状花序;苞片钻形或披针状钻形,长1.5-3mm,外被短柔毛;花萼近筒状,长2-2.5mm,外被平伏毛,萼齿5,后齿较前齿稍长,果时花萼基部略膨大呈卵球形;花冠白以,长3-4mm,外面被平伏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稍内凹,侧裂片半圆形,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近无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长于雄蕊,柱头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0.8mm,黄褐色。花期6-10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500m的林缘、沟边、跌旁草地或森中旷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醅、贵州东南部、云南南部及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长50-150cm,密被柔毛;质脆,断面有髓,叶卷曲皱缩,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长3-16cm,宽1-4cm,边缘有锯齿;上面暗绿色,有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灰绿色,叶脉上有平伏毛,叶柄长0.3-1.5cm。通常可见顶生或腑生的轮伞花序,花冠多存在,淡棕色或黄白色,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化学成份】
茎、叶、花序果均含挥发油。鲜茎出油率为0.095%,鲜叶为0.45%,鲜果为0.81%[1]。
全草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牻牛儿醇乙酸酯(geranyl ac-etater)71%,E-β-ocimene)2.96%,β-丁香烯(β-caryophllene)1.75%,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1。7%,芳樟醇乙酸酯(linalyl acetate)1.13%等28种成分[1]。
果熟期采集的四方蒿全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还有:蓄谋樟醇(linalool)45.52%,苯乙酮(phenyl alcohone)5.80%,反-氧化芳樟醇(trans-linalool oxide)5.12%,龙脑(borneol)4.78%,牻牛儿醇(geraniol)4.64%ξ-毕澄茄醇(ξ-cadinol)4.24%,顺-氧化芳樟醇(cis-linalool oxide)1.6%,樟脑(camphor)1。38%,检药醛(neral)1.25%,还含少量的三环烷(tricyclane),香桧烯(sabinene),β-蒎烯(β-pin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松油烯-4-醇(terpinene-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龙脑甲酸酯(bornyl formate),波旁烯(boubonene),葎草烯(humulene)等30个成分[2]。
野生四方蒿地上部分挥发油还含有:1,8-桉叶素(1,8-cine-ole)18%,(王古)(王巴)类(copaene)15.13%,樟烯(camphene)6%,α-蒎烯(α-pinene(4.81%,辣薄荷酮(piperitone)8.3%,柠檬烯(limo-nene)3.92%β-去氢香需酮(β-dehydroxlsholtzione)2.34%,龙脑烯(bornene)1.91%,反式-丁香烯2。87%,还有少量的三环烯(tricyclene),β-月桂烯(β-myrcene),橙花醇(nerolidol),α-衣兰油烯(muurolene)等29个成分[3]。
另外还含有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4]等。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发热;显热泻痢;黄疸;小便不利;脚吖烂痒;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汁涂;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血镇痛。治肾盂肾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风火牙痛,龋齿痛,急性胃肠炎,创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健脾利湿,消炎止痛,治夜盲症,痢疾腹痛,腋臭,火烧伤。
3.《红河中草药》:清肝明目,消疳,止痒。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