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鸡眼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拼音名】Jī Yǎn Cǎo

【英文名】Japan Clover Herb, Herb of Japan Clover, Herb of Korean Lespedeza

【别名】掐不齐、人字草、小蓄片、妹子草、红花草、地兰花、土文花、满路金鸡、细花草、鸳鸯草、夜关门、老鸦须、铺地龙、蚂蚁草、莲子草、花花草、夏闭草、花生草、白扁蓄、小关门、瞎眼草、小号苍蝇草、红骨丹。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鸡眼草和竖毛鸡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neidl. [Hedysarum striata Thunb.]2.Kummerowia stipulacea(Maxim.)Makino[Lespedeza stipulacea Maxim.]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鸡眼草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直立,斜升或平卧,基都多分枝,茎及枝上疏被向下倒生的毛。叶互生;托叶膜质;三出复叶,小叶被缘毛;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20mm,宽3-7mm,先端圆形,有时凹入,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两面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长硬毛。花通常1-2朵腋生;稀3-5朵;花梗基部有2苞片,不等大;萼基部具4枚卵状披针形小苞片;花萼钟形,萼齿5,宽卵形,带紫色;花冠淡红紫色,长5-7mm,旗瓣椭圆形,先端微凹;雄蕊10,二体。子房椭圆形,花柱细长,柱头小。荚果宽卵形或椭圆形,稍扁,长3.5-5mm,顶端锐尖,成熟时与萼筒近等长或长达1倍,表面具网纹及毛。种子1颗。花期7-8月,果期8-9月。
2.竖毛鸡眼草 一年生草本,高5-20cm。茎斜升或直立,分枝开展,小枝细弱,茎及枝上疏生向上的细硬毛,有时仅节处有毛。叶互生;托叶卵形,三出复叶,小叶长3-8mm;叶片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5-15mm,宽3-12mm,先端微凹或近圆形,具针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及边缘有白色长硬毛,侧脉平行。花通常1-2朵腋生;花梗被白色硬毛;小苞片4,比萼筒稍短或近等长;花萼钟状,萼齿5,裂片卵形;花冠淡红紫色,长5-7mm,旗瓣椭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龙骨瓣较旗瓣及翼瓣长。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约4mm,稍扁,表面被毛。种子1颗,平滑,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林下、田边、路旁,为习见杂草。
2.生于山地、丘陵、田野,为常见杂草。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1)鸡眼草茎枝圆柱形,多分枝,长5-30cm,被白色向下的细毛。三出复叶互生,叶多皱缩,完整小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5-15mm;叶端钝圆,有小突刺,叶基楔形;沿中脉及叶缘疏生白色长毛;托叶2片。花腋生,花萼钟状,深紫褐色;蝶形花冠浅玫瑰色,效萼长2-3倍。荚果卵状矩圆形,顶端稍急尖,有小喙,长达4mm。种子1粒,黑色,具不规则褐色斑点,气微,味淡。
(2)竖毛鸡眼草 茎多枝,较粗壮,长10-25cm,疏被向上生长的硬毛。三小叶,完整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20mm,宽3-12mm;叶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叶基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及叶缘有白色长硬毛。花簇生于叶腋,花梗有白色硬毛,花萼钟状,花冠暗紫色。荚果卵形,长约3mm。种子黑色,平滑。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鸡眼草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细胞多为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尚有非腺毛或其残基。表皮下可见1-3列细胞组成的厚角组织,常边续成环。韧皮部外侧具帽状纤维束,其周围可见草酸钙方晶,纤维壁微木化。形成层成波状环。髓部宽大。
叶表面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浅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均有平轴式气孔。非腺毛常为2(1-3)个细胞,基部细胞甚短,顶细胞长,先端渐尖,壁密生壁疣。

【化学成份】鸡眼草茎叶含有染料木素(geniste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芸香甙(ru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甙(β-sitosterolglucoside),黄酮甙类。种子中含有黎豆胺(stizolamine)。

【药理作用】鸡眼草水浸剂在体外对四种痢疾杆菌(弗氏、宋氏、志贺氏、舒氏)和大肠秆菌无抗菌作用,仅醇浸液对弗氏痢疾杆菌显示微弱作用。长萼鸡眼草水浸液在体外对弗氏、舒氏、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平板法)。

【性味】甘;辛;微苦;性平

【归经】肝;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活血止血。主感冒发热;暑湿吐泻;黄疸;痈疖疮;痢疾;疳疾;血淋;咯血;衄血;跌打损伤;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品30-60g。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本草求原》:治跌打扑肿,解毒。
2.《植物名实图考》:除火毒。中暑捣取汁,(和)凉水饮之。
3.《南京民间药草》:利小便。
4.《福州草药》:治蛇咬伤。
5.《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肠风便血,红白痢疾。
6.《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泻痢及小儿疳疾。
7.《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治腹痛。
8.《四川中药志》:解热、散痧。治腰痛腹泻,发痧,白痢。
9.《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利湿健脾,解热止痢。
10.《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咳嗽胸痛,尿路感染,肠炎,痢疾。
11.《福建中草药》:利水消积。治消化不良腹泻。
12.《陕西中草药》:收敛,固脱。治子宫脱垂,脱肛。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