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芥子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Jiè Zǐ

【英文名】India Mustard Seed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Brassica juncea (L.)Czern.et Coss.及油芥菜Brassia juncea (L.)Czern.et Coss.var.gracilis Tsen et Lee.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rassica juncea (L.)Czern.et Coss.[Sinapis juncea L.]2.Brassica juncea(L.)Czern.et Coss.var.gra cilis Tsen et Lee
采收和储藏:6-7月果实成熟变黄色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簸去杂质即得。

【原形态】
芥菜 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无毛,有时具刺毛,常带粉霜。茎有分枝。基生叶叶柄有小裂片;叶片宽卵形至倒卵形,长15-35cm,宽5-17cm,先端圆钝,不分裂或大头羽裂,边缘有缺刻或齿牙;下部叶较小,边缘有缺刻,有时具圆钝锯齿,不抱茎;上部叶窄被针形至条形,具不明显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花瓣4,鲜黄色,宽椭圆形或宽楔形,长达1.l-1.4cm,先端平截,全缘,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8mm,短雄蕊长6mm;雌蕊1,子房圆柱形,长约lmm,花柱细,柱头头状。长均果条形,长3-5.5cm,具细喙,长6-12mm;果梗长5-15mm。种子近球形,直径l-1.8mm,鲜黄色至黄棕色,少数为暗红棕色,表面具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2.油芥菜 本种特点在于基生叶长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重锯齿和缺刻。

【生境分布】
1.原产中国,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
2.原产美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
1.气候土壤: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好,瘠薄土地生长不良。
2.种植:种子繁殖:早春播种,条播,播种前用15%食盐水浸泡20分钟,捞出再拌草木灰可防菌核病,行距7-8寸,覆土3-4分。定苗时,株距4-5寸。
3.田间管理:生长期间,注意除草松土,但不宜过多施用氮肥,以防枝叶徒长。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近球形,直径1-2mm。表面黄色至黄棕色,少数暗红棕色,具细网纹,种脐点状。种皮薄而脆,子叶折叠,有油性。气微,研碎后加水湿润,则产生辛烈的特异臭气,味极辛辣。以子粒饱满、均匀、色鲜黄、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下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大型,薄壁;栅状细胞1列,细胞近方形或径向延长,宽约20μm,其内壁和侧壁均增厚,外壁菲薄;紧靠栅状细胞层为色素层。内胚乳为1列长方形细胞,内含糊扮粒,其下为颓废细胞层。子叶和胚根细胞中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化学成份】种子含芥子油甙类成分,其中黑芥子甙(sinigrin)占90%,还有葡萄糖芫菁芥素 (gluconapin),4-个羟基-3-蚓哚甲基芥子油甙(4-hydroxy-3-indolylmethyl glucosinolate),葡萄糖芙薹素(glucobrassicin),新葡萄糖薹素(neoglucobrassicin),前告伊春(progoitrin)。还含少量芥子酶(myrosin),芥子酸(sinapic acid)以及芥子碱(sinapine)等。另含脂肪油约30%-37%,油中主为芥酸(eurcic acid)及花生酸(arachidic acid)的甘油酯,并有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 acid)的甘油酯。

【药理作用】
1.刺激作用:芥子含黑芥子甙,甙本身无刺激作用,但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微温的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用作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后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粘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2.其他:豚鼠饲以芥属植物可使甲状腺摄取的作用受抑制且血清中SCN-升高。但并未发现食物中SCN-的含量与摄取的抑制有何关系。也有报告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致。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内服可作刺激性祛痰药,并治疗腹痛,过量可致胃肠道炎症。

【毒性】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于皮肤,如果时间过久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此时即使停药,愈合也较慢,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致。芥子油对粘膜刺激性很强,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小量芥子内服作调味剂,大量引起呕吐,更大量则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刺激。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1g,置硬质试管内,加固体氢氧化钠1粒,酒精灯上灼热,融熔,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遇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检查异硫氰甙类)(2)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l-2滴使溶解,加上述样品滤液1-2滴,显紫红色。(检查异硫氰甙类)

【炮制】炒芥子:原药簸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微有香味,取出,放凉。

【性味】辛;热;小毒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豁痰利窍;通络消肿。主风寒呕吐;心腹冷痛;咳喘痰多;口噤;耳聋;喉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妇人经闭;痈肿;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1.肺虚咳嗽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2.《本草纲目》:多食昏目动火,泄气伤精。
3.《得配本草》:阴虚火盛,气虚久嗽者忌用。

【附方】1.治关节炎方(《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芥子末,醋调成糊状,治风寒外侵所致关节疼痛及肿胀等症。2.治呕吐方(《千金方):芥子末,蜜丸,治胃寒呕吐及脐下绞痛等症。3.经验方(《孙天仁集效方》):半夏,芥子,为末,生姜自然汁调搽,治眉毛不生。4.治妇人中风方(《圣惠方》):芥子末,醋煎后涂颔颊下,治妇人中风,口噤,舌本缩。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射工及注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醉和涂之。
2.陶弘景:归鼻。去一切邪恶疰气,喉痹。
3.《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4.《日用本草》:研末水调涂顶囟,止衄血。
5.《本草纲目》:温中散寒,豁痰利窍。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风冷气痛,日噤唇紧。消散痈肿、瘀血。
6.《分类草药性》:消肿毒,止血痢。
7.《本草纲目》:芥子,其味辛,其气散,故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鼻衄之证,消瘀血、痈肿、痛痹之邪,其性热而温中,故又能利气豁痰,治嗽止吐,主心腹诸痛。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