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藜,处处有之,即灰藋之红心者,茎叶稍大,嫩时亦可食。

【拼音名】Lí

【别名】莱、厘、蔓华、蒙华、鹤顶草、红落藜、舜芒谷、红心灰(艹?)、落黎、胭脂菜、飞扬草、灰苋菜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藜及灰绿藜的幼嫩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enopodium album L.2.Chenopodium glaucum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割取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
1.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茎直立,粗壮,具条棱,绿色或紫红色条纹,多分枝。叶互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为叶片长的1/2;下部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3-6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微纯,基部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边缘有牙齿或作不规则浅裂;上部叶片披针形下面常被粉质。花小形,两性,黄绿色,每8-15朵聚生成一花簇,许多花簇集成大的或小的圆锥状花序,生于叶腋和枝顶;花被片5,背面具纵隆脊,有粉,先端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伸出花被外;子房扁球形,花柱短,柱头2。胞果稍扁,近圆形,果皮与种子贴生,包子花被内。种子横生,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表面有浅沟纹。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形态与藜极相似,但植株较小;植物体有粉,叶下面灰白色。花被片3-4,基部合生;雄蕊1-2,花丝不伸出花被。扁圆形的种子上有细点纹。花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
2.生于农田、菜园、村舍附近或有轻度盐碱的土地上。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我国除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
性状鉴别(1)藜 全草黄绿色。茎具条棱。叶片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呈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叶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灰黄绿色,被粉粒,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长约3cm。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
(2)灰绿 藜全草灰黄绿色。叶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矩圆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牙齿。叶上面平滑,下面有粉而呈灰绿白色。小花在枝上排列成断续的穗状或圆锥状。
粉末特征:(1) 藜 灰绿色。①叶片上、下表皮均有不定式气孔,以下表皮较多。②草酸钙簇晶多见,大的直径29-69μm;小的直径9.8-19.6μm。③花被表皮细胞不规则形,气孔不定式;外表面有多数腺毛。④腺毛的腺头球形或长球形,直径25-70μm,柄部单细胞。(2)灰绿藜 灰黄绿色。①叶气孔不定式。③腺毛的腺头球形或长球形,直径49-98μm,柄单细胞。

【化学成份】藜全草含挥发油[1],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L-亮氨酸(leucine),β-谷甾醇(stigmasterol)[2]。叶含草酸盐[3],叶的脂质中含脂肪,主要为棕桐酸(palmitic acid),二十四烷酸(carnaubic acid),油酸(oleic act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谷甾醇,二十九烷(nonacosane),油醇(oleyl alcohol),蜡等[4]。根含甜菜碱(betaine),氨基酸、甾醇、油脂等[1]。种子含油5.54%~14.86%[5]。花序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香草酸(vanillicacid)[6]。

【药理作用】藜可供食用,也可作饲料或药用。生长在日本的变种藜 Chenopodium album var.Centrorubrum对蚯蚓有先兴奋后麻痹作用,其最小有效浓度为水浸剂0.5%,醇浸剂1%;水浸剂排虫率为33%。食藜后经日光照射,可致藜日光过敏性皮炎。有谓此病似与女性内分泌变化有关。曾有报道综合207例植物-日光性皮炎患者,其中因食藜发病者 88例,占42.5%。用维生素 B12肌内注射治疗效果较好。用生长在日本的变种藜(Chenopo-dium album var. Centrorubrum)浓缩水煎液,醇浸液,醚浸液,多量注人兔皮下,也会引起对日光和紫外线的过敏反应,不但在注射局部,且在远隔部位亦有潮红、水肿,甚至皮下出血和坏死,同时还有贫血及体重减轻;此可能系因藜叶中感光物质进人体内,再经日光照射所致。豚鼠饲食试验,未见类似病症。将藜的70%醇浸剂用于蛙、蟾蜍、鸽、小鼠、豚鼠、兔等,对呼吸先兴奋后抑制,终因呼吸麻痹致死;亦有降压和抑制心脏的作用;能增加平滑肌器官的运动,对末梢血管主要是收缩;对骨胳肌和运动神经常呈麻痹作用;但连续用于兔和小鼠,可逐渐产生习惯性,使麻痹作用减弱,同时耳壳、四肢、尾根等处发生充血、浮肿、出血等症状,且可因紫外线照射而增剧。

【性味】甘;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杀虫止痒。主发热;咳嗽;痢疾;腹泻;腹痛;疝气;龋齿痛;湿疹;疥癣;白癫风;疮疡肿痛;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

【附方】①治痢疾腹泻:灰藋全草一至二两。煎水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②治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灰藋全草、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疥癣湿疮:灰菜茎叶适量,煮汤外洗。④治毒虫咬伤,癜风:灰菜茎叶,捣烂外涂。⑤治龋齿:鲜灰菜适量,水煎漱口。(③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⑥治白癜风:红灰藋五斤,茄子根茎三斤,苍耳根茎五斤。上药晒干,一处烧灰,以水一斗,煎汤淋取汁,却于铛内煎成膏,以瓷合盛,别用好通明乳香半两,生研,又入铅霜一分,腻粉一分相和,入于膏内,别用炼成黄牛脂二合(两),入膏内调搅令匀,每取涂摩所患处,日三用之。(《圣惠方》)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杀虫。
2.《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
3.《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
4.《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
5.《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 除湿热,利水。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