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露蜂房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本经》

【拼音名】Lù Fēnɡ Fánɡ

【别名】蜂肠(《本经》),革蜂窠(《雷公炮炙论》),百穿、蜂勦(《别录》),大黄蜂窠(《蜀本草》),紫金沙(《圣济总录》),马蜂包(《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蜂窝(《河南中药手册》),虎头蜂房、野蜂房(《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纸蜂房(《河北药材》),长脚蜂窝、草蜂子窝(《山东中药》)。

【来源】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全年可采,但以冬季为多。采得后,晒干或略蒸后除去死蜂死蛹后再晒干。

【原形态】
大黄蜂(《本经》)
雌蜂体形狭长,长20~25毫米,呈黑色。头部三角形。复眼1对,暗褐色,分列于头之两侧;单眼3个,位于头之前上方。触角1对,细长弯曲,基部黑色,鞭节12节,呈亦褐色。颜面、头顶、后头、唇基、上颚及颊部都有黄褐色斑纹。胸部有刻点,前胸背部后缘及中胸背板中,有2条黄色纵线。翅2对,透明膜质,带亦色。前翅大,后翅小,静止时,其翅半开。翅基片及小盾片黑色,中央有两条黄褐色线。胸腹节呈黑色,有4条黄褐色纵线。足3对,细长,5节,黄褐色,腹部呈纺锤形,两侧稍狭,第1腹节并入胸部,形成并胸腹节;第1腹节与第2腹节间紧缩成狭腰状。各节中央,有黑色纵线,尾端有能自由伸缩的毒针。春季产卵。幼虫乳白色,形略如蛆,头部小,节明显。

【生境分布】群栖性,营巢于树木上或屋檐下。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性状】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呈莲蓬状,有的重叠形似宝塔,大小不一。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有序的六角形小孔,孔大小不等,颇似莲房。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凸出的硬柱。体轻,似纸质,略有弹性,捏之不碎。气特殊,味淡。以单个、整齐、灰白色、筒长、孔小、体轻、略有弹性、内无幼虫及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份】主含蜂蜡及树脂;又曾提出一种有毒的露蜂房油。

【药理作用】露蜂房的醇、醚及丙酮浸出物皆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尤以丙酮浸出物为最强。各浸出物能增强心脏运动,使血压越时下降,并有利尿作用。露蜂房的挥发油可驱绦虫,但毒性很强,能致急性肾炎,故不宜作驱虫药。丙酮浸出物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对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兴奋,高浓度可产生抑制,但换洗后可恢复。

【炮制】
露蜂房:洗净,蒸透,剪成小块,晒干;或略炒至微黄色。煅蜂房:取蜂房碎块入罐内,盐泥封固,煅存性,露去火毒。
①《本经》:火熬之良。
②《本草汇言》:剪碎,酒浸一宿,火上炙用。

【性味】
甘,平,有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咸,有毒。
③《纲目》:甘,平,有毒。

【归经】
①《纲目》:入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
祛风,攻毒,杀虫。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
①《本经》: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癫疾,肠痔。
②《别录》:疗蜂毒,毒肿。
③《唐本草》:灰之,酒服,主阴痿;水煮洗狐尿刺疮;服之疗上气,赤白痢,遗尿失禁、
④《日华子本草》:治牙齿疼,痢疾,乳痈;蜂叮,恶疮,即煎洗。
⑤《本草汇言》:驱风攻毒,散疔肿恶毒。
⑥《本草述》:治积痰久嗽,风惊颤掉,神昏错乱。

【用法用量】外用:研束调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0.8~1.5钱;或烧存性研末。

【注意】
气血虚弱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姜、丹参、黄芩、芍药、牡蛎。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血虚,无外邪者,与夫痈疽溃后元气乏竭者,皆不宜服。

【附方】
①治手足风痹:黄蜂窠大者一个,小者三、四个(烧灰),独头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同捣敷上。忌牛冷荤腥。(《乾坤生意秘韫》)
②治风气客于皮肤,瘙痒不已:蜂房(炙过)、蝉蜕等分。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二服。(《姚僧坦集验方》)
③治妇人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脓肿,名妒乳:蜂房(烧灰研),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④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恶脉诸毒:露蜂房、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别录》)
⑤治瘰疬生头,脓水不干,痒痛:露蜂房一两,蛇蜕皮半两,玄参半两,黄芪三分,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双仁,研),乱发如鸡子大,黄丹五两。上药细锉,用麻油一斤,先煎发及杏仁,侯发消尽,即以绵滤去渣,都入铛中,将前药煎令焦黄,又滤去滓,下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候熬成膏,即倾于磁合中盛,旋取涂于帛上贴之。(《圣惠方》蜂房膏)
⑥治下部漏痔:大露蜂房烧存性,研,掺之;干,以真菜油调。(《唐瑶经验方》)
⑦治风瘘:露蜂房一枚,炙令黄赤色,为末,每用一钱,腊月猪脂匀调,敷疮上。(《补缺肘后方》)
⑧治风热牙肿,连及头面:露蜂房烧存性,研末,以酒少许调,噙漱之。(《十便良方》)
⑨治头癣:蜂房一个,蜈蚣二条,明矾适量。将明矾研末,入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片上文火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匀外擦。(《全展选编·皮肤科》)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⑩治蜂螫人:露蜂房末,猪膏和敷之。(《千金方》)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⑾治重舌口中涎出:蜂房烧灰细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圣惠方》)
⑿治小儿喉痹肿痛:蜂房烧灰,以乳汁和一钱匕服。(《食医心镜》)
⒀治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露蜂房,烧末敷之。(《子母秘录》)
⒁治寸白、蛔虫:蜂窠烧存性,酒服一匙,虫即死出。(《生生编》)
⒂治细菌性痢疾:蜂窝焙干,研细末,每次一至二分,每日三次,温开水送服。四至七天为一疗程。(赣州《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⒃治崩中漏下,青黄赤白,使人无子:蜂房末,三指撮,酒服之,极效。(《千金方》)
⒄小儿疾。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一天洗三、四次。
⒅风虫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热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或取一块咬齿间。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蝎。研末擦患处。
⒆舌上出血,窍如针孔,吐血、鼻血。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芦荟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如兼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⒇阴萎。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各家论述】《纲目》:露蜂房,阳明药也。外科齿科及他病用之者,亦皆取其以毒攻毒,兼杀虫之功耳。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性乳腺炎
取露蜂房剪碎置于铁锅中,以文火焙至焦黄取出,碾为极细粉末。每次1钱,用温黄酒冲服,每4小时1次,3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来痊愈者,可再服一疗程。若已有化脓倾向者本法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重症患者配合局部毛巾热敷。治疗26例,痊愈23例,进步1例,无效2例。平均治愈时间为2.1天。据观察,病程在10天以下者,大都可以消散痊愈。服药期间未发现毒性反应和副作用。
②治疗化脓性感染
取蜂房1两,加水1000毫升,煮沸15分钟,过滤去渣。用于浸泡或冲洗创面,每日1~2次,每次以洗净创面脓液、污物为度,洗后创面用消毒纱布敷盖。本法对外伤性感染、手术后伤口感染、疖、痈、烫伤、蜂窝织炎、新生儿皮下坏疽等均有一定疗效,特别对于坏疽性(溃烂的)和化脓性的疮面更为有效。药液具有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等作用,并能促进创口早期愈合。但对伴有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者,则应酌情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