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芦荟叶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岭南采药录》

【拼音名】Lú Huì Yè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或库拉索芦荟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
①斑纹芦荟,又名:油葱(《岭南杂记》),象鼻草(《纲目拾遗》),象鼻莲、罗帏草、罗帏花(《植物名实图考》),篾草、龙篾草、龙角、乌七。
多年生肉质草本。根系须状;短茎或无茎。叶簇生,螺旋状排列;直立,肥厚;狭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2.5厘米,厚5~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有刺状小齿,基部阔而包茎。花茎单生或分枝,高60~90匣米;总状花序,疏散;花柄长约2.5厘米,黄色或有紫色斑点,具膜质苞片;花被简状,6裂,裂片稍向外弯;雄蕊6,有时突出,花药2室,背着生;子房上位,3室,花柱线形。蒴果三角形,长约8毫米。花期7~8月。
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芦荟花)、根(芦荟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②库拉索芦荟,详芦荟条。

【化学成份】
斑纹芦荟叶含芦荟苦素,即2-丙酮基-8-D-吡喃葡萄糖-7-羟基-5-甲基对氧萘酮。
芦荟属的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苦味的糖甙,叫芦荟宁,即甲基乙酸。

【性味】
苦涩,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涩,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有小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苦涩,无毒。

【功能主治】
泻火,通经,杀虫,解毒。治白浊,尿血,妇女经闭、带下,小儿惊痫、疳积,烫伤,痔疮,疥疮,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止痛。治内伤。洗痔疮,敷疮疥,去油腻。
②《云南府志》:治丹毒。
③《纲目拾遗》:治跌扑损伤。
④《植物名实图考》:治汤火灼伤。
⑤《岭南采药录》:去瘀散毒。
⑥《南宁市药物志》:消疳热,杀虫积,通经,凉肝。治妇人经闭,小儿惊痫、疳积。生用外敷,治汤火伤和痄腮。
⑦《四川中药志》:治湿热白浊,白带。
⑧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捣敷疖痈肿毒,溃疡烂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脾胃虚弱者禁用。

【附方】
①治白浊:鲜芦荟叶,挤汁六、七茶匙,加淡瓜子仁三十枚,稍炖温,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血尿:芦荟叶五钱。生捣汁,加白糖一两,米泔水冲服。(广西)
③治咳嗽痰血:芦荟鲜叶五钱至一两。去外皮,水泡去粘汁,水煎服。(《广东中草药》)
④治轻度汤火烫伤:鲜芦荟叶,以冷开水洗净,挤汁遍涂伤部,日敷二至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⑤去瘀散毒:芦荟叶和盐捣烂,敷疮即穿。(《岭南采药录》)
⑥治胼胝初起:鲜芦荟叶浸尿半天,加热敷贴;或取鲜叶焙焦,加些黄酒,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