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鲤鱼胆
|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
【出处】《本经》
【拼音名】Lǐ Yú Dǎn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胆。
【化学成份】除胆汁一般常有的胆汁酸、胆汁色素、脂类等外,尚含鲤甾醇;又证明在鲤体中,胆甾醇可变为鲤甾醇。还含别鹅去氧胆酸。
【性味】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 ①《本草经疏》:走厥阴。 ②《本草求真》:入心、脾。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散翳消肿。治目赤肿痛,青盲障翳,咽痛喉痹。 ①《本经》: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 ②《肘后方》:点雀目燥痛。 ③《药性论》:点眼,治赤肿翳痛;小儿热肿涂之。 ④《本草拾遗》:主耳聋,滴耳中。 ⑤《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治白喉。
【用法用量】内服:和药作丸。外用:取汁点涂。
【注意】《药性论》:蜀漆为使。
【附方】 ①治眼飞血赤脉及痛:鲤鱼胆五枚,黄连(去须,捣为末)半两。上二味,取胆汁调黄连末,纳瓷合盛,于饭上蒸一次,取出,如干,即入少许蜜,调似膏。日五、七度,涂敷目眦。(《圣济总录》鱼胆敷眼膏) ②治眼睛上生晕,不问久新:鲤鱼一头,长一尺二寸者,取胆用,刺破,滴汁在铜照上,钥干,用竹刀子刮下,为细末。每用少许,时时点眼。(《圣济总录》光明散) ③治小儿喉痹肿:鱼胆二七枚,(取汁)以和灶底土涂之,瘥止。(《千金方》) ④治阴痿:雄鸡肝一具,鲤鱼胆四枚。上二味,阴干百日,末之,雀卵和,吞小豆大一丸。(《千金方》)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凡胆皆苦寒,走厥阴,故鲤鱼胆亦主明目及目热赤痛青盲也。
【摘录】《*辞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