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糯米藤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拼音名】Nuò Mǐ Ténɡ

【别名】捆仙绳、糯米莱、糯米草、米浆藤、生扯拢、筲箕藤、铁箍蔓草、玄麻根、红米藤、红饭藤、雾水葛、自消散、铁节草、土加藤、蔓苎麻根、红石薯、猪仔菜、贯线草、小铁箍、小粘药、红头带、九股牛、小拔毒散、意心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糯米团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nostegia hirta(Bl.)Miq.[Urtica hirtaBl.;Memorialis hirta(Bl.)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基部伏卧,长达1m左右,通常分枝,有短柔毛。叶对生;有短柄或无柄;叶片狭卵形、披针形或卵形,长3-11.5cm,宽1.2-2.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无毛或疏生短毛,上面稍粗糙;基生脉3条。花小,单性雌雄同株,簇生于叶腋,淡绿色;雄花有细柄,花蕾近陀螺形,上面截形,花被片5,长约2mm,雄蕊5,对生;雌花近无梗,花被结合成筒形,上缘被白色短毛,内有雌蕊1,柱头丝状,脱落性。瘦果卵形,长约1mm,先端尖锐,暗绿或黑色,有光泽,约有10条细纵肋。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土壤适应性较强,土壤以较湿润、肥沃的夹砂土较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四川地区于3~4月播种。整地后,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6cm开穴,深约7cm,要穴大底平。施人畜粪水后,每1hm2用种子7.5kg,与草木灰、人畜粪水拌匀撒穴里。
田间管理 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有苗4~5株,并除草、追肥1次。在6月、8月、11月各再中除、追肥1次。以后每年出苗时和5月、11月各中除、追肥1次。肥料春夏以人畜粪水为主,冬季施土杂肥。

【性状】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干燥带根全草,根粗壮,肉质,圆锥形,有支根;表面浅红棕色;不易折断,断面略粗糙,呈浅棕黄色。茎黄褐色。叶多破碎,暗绿色,粗糙有毛,润湿展平后,3条基脉明显,背面网脉明显。有时可见簇生的花或瘦果,果实卵形,顶端尖,约具10条细纵棱。气微,味淡。

【性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脾消积;利湿消肿;散瘀止血。主乳痈;肿毒;痢疾;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甙积;带下;水肿;小便不利;痛经;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洽湿热白带:鲜蔓芋麻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②治小儿积食胀满:糯米藤根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③治血管神经性水肿:糯米团鲜根,加食盐捣烂外敷局部,四至六小时换药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④治痈疮脓肿:雾水葛适量捣烂,初起者加食盐少许调敷;已成脓者加黄糖调敷。(《广西中草药》)⑤治下肢慢性溃疡:雾水葛、三角泡、按树叶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⑥治对口疮:鲜蔓芋麻叶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⑦治痢疾,痛经:糯米草二至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各家论述】
1.《天宝本草》:治跌打伤,痒疬,诸疮痈疽发背。
2.《峨嵋药植》:根:捣烂,敷洽刀枪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催乳。
4.《民间常用单药汇编》增血液,健脾胃,固中养血。炖肉内服治心脏衰弱。
5.《四川中药志》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
6.《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治疗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
7.《云南中草药》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
8.《福建中草药》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