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枇杷叶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别录》

【拼音名】Pí Pá Yè

【别名】巴叶(《中药材手册》)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片,全年皆可采收,采摘后,晒至七、八成干时,扎成小把,再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长椭圆形,长12~25厘米,宽4~9厘米。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部锯齿缘,基部全缘。羽状网脉,中脉下面隆起。叶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上面有光泽;下面茸毛棕色。叶柄短。叶革质而脆。气无,味微苦。以叶大、色灰绿、不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份】叶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橙花叔醇和金合欢醇,还有α和β蒎烯、莰烯、月桂烯、对聚伞花素、芳樟醇、α-衣兰烯、α和β金合欢烯、樟脑、橙花醇、牻牛儿醇、α-毕澄茄醇、榄香醇、顺-β,γ-己烯醇和芳樟醇氧化物。还含苦杏仁甙、熊果酸、齐墩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鞣质、维生素B及C等。又含山梨糖醇。

【药理作用】叶提取物无抗菌作用,还能刺激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生长。

【炮制】
枇杷叶:刷去绒毛,用水洗净,稍润,切丝,晒干。蜜炙枇杷叶:取枇杷叶丝,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枇杷叶丝lOO斤,用炼熟蜂蜜26斤)
①《雷公炮炙论》:采得枇杷叶后,粗布拭上毛令净,用甘草汤洗一遍,却用绵再拭令干,每一两以酥一分炙之,酥尽为度。
②《纲目》: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良。

【性味】
苦,凉。
①《别录》:味苦,平,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
③《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辛。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本草经疏》: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清肺和胃,降气化痰。治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
①《别录》:主卒啘不止,下气。
②《食疗本草》: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③《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定喘,能断痰丝,化顽痰,散吼喘,止气促。
④《纲目》: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⑤《本草再新》: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痈痿热毒。
⑥《安徽药材》:煎汁洗脓疮、溃疡、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鲜者0.5~1两);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附方】
①治咳嗽,喉中有痰声:枇杷叶五钱,川贝母一钱五分,叭旦杏仁二钱,广陈皮二钱。共为末,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滇南本草》)
②治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枇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本草衍义》)
③治声音嘶哑:鲜枇杷叶一两,淡竹叶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枇杷叶(拭去毛)、茅根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啘止则停。(《古今录验方》枇杷叶饮子)
⑤治哕逆不止,饮食不入:枇杷叶(拭去毛,炙)四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五两,甘草三两(炙,锉)。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枇杷叶汤)
⑥治小儿吐乳不定:枇杷叶一分(拭去毛;微炙黄),母丁香一分。上药捣细罗为散,如吐者,乳头上涂一字,令儿咂便止。(《圣惠方》枇杷叶散)
⑦治衄血不止:枇杷叶,去毛,焙,研末,茶服一、二钱,日二。(《圣惠方》)
⑧治肺风鼻赤酒齄:枇杷叶,去毛,焙干末之,茶调下一。二钱,日三服。(《本事方》)
⑨治痘疮溃烂:枇杷叶煎汤洗之。(《摘元方》)

【各家论述】
①《纲目》: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②《本草经疏》:《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气上炎,则为卒啘不止。啘者,哕也,其声浊恶而长。《经》曰,树枯者叶落,病深者声哕,病者见此,是为危证。枇杷叶性凉,善下气,气下则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啘止也。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口干,男子消渴,肺热咳嗽,喘息气急,脚气上冲,皆取其下气之功。又治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经期正而受孕。
③《本草汇言》:枇杷叶,安胃气,润心肺,养肝肾之药也。沈孔庭曰:主呕哕反胃而吐食不止,安胃气也;或气逆痰滞而咳嗽靡宁,润肺气也;或虚火烦灼而舌干口燥,养肾气也;或瘟疫暑喝而热渴不解,凉心气也。
④《重庆堂随笔》:枇杷叶,凡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疠、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气而廓中州。《本草》但云其下气治嗽啘,则伟绩未彰,故发明之。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枇杷叶3两、茄梗5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再加单糖浆240毫升。日服3次,每次10毫升,20天为一疗程。治疗167例,结果近期控制42例(25%),显效60例(36%),好转35例(20%),无效30例(18%)。据观察,止咳作用强,祛痰作用差;对单纯型气管炎较好,对哮喘则无效。治程中无毒性反应。另有用野批杷叶制成注射剂,每毫升含生药2克。每次用0.5毫升,在二侧定喘穴注射,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59例,显效14例,好转35例,无效10例。对喘息型患者有较好疗效。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