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拳参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本草图经》

【拼音名】Quán Shēn

【别名】山虾子(《江苏植药志》),倒根草(《新疆药材》),紫参、破伤药、刀剪药、疙瘩参(《河北药材》),虾参、回头参、山柳柳、石蚕(《山东中药》),刀枪药(《中药志》),马峰七(《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拳参等的根茎。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刚枯萎时,采取根茎,去掉残茎及泥土,晒干。搓去须根或烧去须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根茎肥厚扭曲,外皮紫红色。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不分枝。根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或圆形。下延成翅状,边缘外卷,无毛,或有时下面疏被柔毛。茎生叶较小,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形;托叶鞘膜质,管状,长达3厘米。穗状花序顶生,长达6厘米;花小,花被白色或淡红色,5裂,裂片长达3毫米;雄蕊8,着生于花被基部;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三棱形,长约3毫米,褐色,常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山坡草丛阴湿处。分布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浙江。产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湖北、吉林、辽宁等地。

【性状】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而弯曲,两端圆钝或稍尖,长3~10厘米,径约1~2厘米,外表紫褐色,有细密环节,顶端有芽或残茎痕,两侧残留细硬须根或白色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棕红色或赤褐色,近边缘有一圈维管束排成的白色小点。气无,味苦涩。以粗大、坚硬、断面红棕色、无须根者为佳。

【化学成份】拳参根茎含鞣质8.7~25.0%,淀粉12~45.81%,糖类5.7~7.5%,及果胶、树胶、粘液质、树脂等。鞣质中,有可水解鞣质和缩合鞣质,尚有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D-儿茶酚、L-表儿茶酚、6-没食子酰葡萄糖和3,6-二没食子酰葡萄糖。另含葡萄糖和β-谷甾醇的异构体。叶含鞣质5~10%,茎中则仅为痕量。

【药理作用】拳参渗漉液与明胶等制成的止血净1号,用于犬和绵羊各种止血实验(股动脉切断,肝脏剪口,脾脏切除等出血)均有一定止血效果。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平板打洞法)。拳参毒性很小,用其提取液(100%)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33克/鼠;兔用止血净腹腔注射(0.2克/公斤),观察5天,于30天后解剖,未发现异常。止血净1号组织埋藏,可以吸收,初步证明有一定止血消炎作用。

【性味】
苦,凉。
①《现代实用中药》:酸苦,有小毒。
②《中药志》:苦,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镇惊,理湿消肿。治热病惊搐,破伤风,赤痢,痈肿,瘰疬。
①《本草图经》:捣末,淋渫肿气。
②《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赤痢;含漱作口腔炎之收敛剂;外用治痔疮及肿疡。
③《中药志》: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热病惊痫,手足抽搐,破伤风,痈肿瘰疬,蛇虫咬伤。
④《广西中药志》:治肠胃湿热,赤痢,外用治口糜,痈肿,火伤。民间作产后补血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作丸、散。外用:捣敷、煎水含漱或洗涤。

【注意】无实火热毒者不宜。阴证外疡忌服。

【临床应用】
①治疗菌痢、肠炎
用拳参制成片剂,每片含药0.3克。每次4片,日服3次。治疗菌痢80例,平均服药6.6天,结果治愈7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有效病例平均1天退热,其他症状体征的平均消失时间为:腹痛3.8天,里急后重2.7天,脓血便2.9天,便次复常3.3天。也有用拳参1两,水煎服,每天1~2次,治疗菌痢、肠炎共130例,均有一定效果。
②治疗肺结核
取拳参洗净晒干粉碎,加淀粉调匀压成0.3克的片剂。成人每次4~6片,小儿酌减。治疗12例,服药时间最长者半年,最短者40天。结果3例原发综合征均痊愈;9例浸润型肺结核痊愈5例,好转3例,1例无效。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1:1紫参(石生蓼的根茎)注射液(每毫升含紫参黄酮2.2~2.5毫克)肌肉注射,场次2毫升,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103例,年龄50~80岁,病程2~45年。除1例合并严重肺心病无效外,其余102例均有效。病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三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的消失率分别为:咳嗽72.8%,咳痰79.9%,气喘77.1%,干湿性罗音67.2%。咳嗽、咳痰、气喘与罗音的见效时间多数在4~10天内。但消炎作用较差。

【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蓼属拳参组的多种植物,如石生蓼(分布东北)、珠芽蓼(详蝎子七条)、耳叶蓼(分布东北)、毛耳叶寥(分布东北)、狐尾蓼(分布东北)、太平洋蓼(分布东北)、圆穗蓼(详蝎子七条)等,亦均同等入药。
本品在药材商品中,习称草河车或重楼,但草河车、重楼又为蚤休的异名,参见蚤休条。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