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伸筋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1.《本草拾遗》:石松,生天台山石上。如松,高一、二尺也。
2.《本草纲目》:石松,即玉柏之长者也,名山皆有之。

【拼音名】Shēn Jīn Cǎo

【英文名】Common Clubmoss Herb, Herb of Common Clubmoss, Herb of Staghorn Clubmoss, Herb of Wolf's Claw Clubmoss

【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石松、华中石松及灯笼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L.clavatum auct.non L.]2.Lycopodium centro-chinense Ching3.Palhinhaea cernua(L.)Franco et Vasc.[Lycopod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原形态】石松,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蔓生,分枝有叶疏生。直立茎高15-30cm,分枝;营养枝多回分叉,密生叶,叶针形,长3-4mm,先端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孢子枝从第二、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出营养枝,叶疏生;孢子囊穗长2.5-5cm,有柄,通常2-6个生于孢子枝的上部;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急尖而具尖尾,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孢子囊肾形,淡黄褐色,孢子同形。7、8月间孢子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的酸性土草地、阔叶林边及马尾松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栽培】野生。

【性状】
1.性状鉴别 (1)石松 匍匐茎圆柱形,细长弯曲,长可达2m,多断裂,直径3-5mm,表面黄色或淡棕色,侧枝叶密生,直径约6mm,表面淡棕黄色。匍匐茎下有多数黄白色不定根,二歧分叉。叶密生,线状披针形,常皱缩弯曲,长3-5mm,宽0.3-0.8mm,黄绿色或灰绿色,先端芒状,全缘或有微锯齿,叶脉不明显。枝端有时可见孢子囊穗,直立棒状,多断裂,长2-5cm,直径约5mm。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有白色木心。气微,味淡。
(2)华中石松 类似石松,但茎呈二叉分枝成锐角展开,侧枝叶较疏,小枝叶密生,叶具膜质长芒。
(3)灯笼草 上部多分枝,长30-50cm,或已折成短段,直径1-2mm,表面黄色或黄绿色。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mm,黄绿色或浅绿色,全缘,常向上弯曲,质薄,易碎。枝顶常有孢子囊穗,矩圆形或圆柱形,长5-15mm,无柄,常下垂。气微,味淡。均以色黄绿,无杂质者为佳。
2.显微鉴别 (1)石松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具气孔。皮层宽,表皮下和内皮层外侧各有10余列纤维群,其间为5-6列薄壁细胞,少数破碎成空隙,叶迹维束菜布于皮层中,内皮层明显。中柱内木质部外始式,分成几条在致平等的不规则带,与韧皮部间隔排列,韧皮部细胞多角形,近木质部处细胞较小。小枝的中柱作不规则辐射状。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狭长形,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上、下表皮均有不定式气孔,副卫细胞4-7个。
(2)华中石松 茎横切面:皮层近内皮层处,有一圈纤维束,外侧有数10列薄壁细胞,似海绵组织样;中柱内木质部与韧皮部排列整齐对称;韧皮部细胞靠近木质部的较大。
(3)灯笼草 茎横切面:皮层宽阔,靠表皮下有3-4列薄壁细胞,向内有3-6列纤维群,再向内为10余列薄壁细胞。中柱内木质部分成多数细条与韧皮部无规则地交错排列。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不明显。

【化学成份】石松含生物碱:石松碱(lycopodine),棒石松宁碱(clavolonine),棒石松毒(clavatoxin)及烟碱(nicotine)等;萜类化合物:α-芒柄花醇(α-onocerin),石松三醇(lycoclavanol),石松四醇酮(lycoclavanin),千层塔烯二醇(serratendiol),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层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16-氧代二表千层塔烯二醇(16-oxodiepiserratenediol) ,16-氧代-21-表千层塔烯二醇(16-oxo-21-episerratenediol),16-氧代千层塔烯二醇(16-oxoserratenediol),棒石松醇(clavatol),石松四醇(lyclaninol),二表石松稳四醇(diepilycocryptol),16-氧代石松三醇(16-oxolycoclavanol)及16-氧代石松五醇(16-oxolyclanitin)等;植物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的,豆甾醇(stigmasterol)的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的β-D-葡萄糖甙(β-D-glucoside),还含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壬二酸(杜鹃花酸 ajelaic acid)和大黄素-甲醚(physcion)。灯笼草含生物碱:垂石松碱(cernuine),羟基垂石松碱(lycocernuine),去氧垂石松碱(deoxocernuine),烟碱等;萜类化合物:21-表千层塔烯二醇,千层塔烯二醇,21-表千层塔烯三醇(21-episerratriol),16-氧代石松三醇,二表千层塔烯二醇,α-芒柄花醇,16-氧代-21-表千层塔烯三醇(16-oxo-21-episerratriol),千层塔三醇(tohogenol),垂石松酸(lycernuic acid)A及B;植物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还含垂石松黄酮甙(cernoside)。

【药理作用】石松水浸剂对由皮下注射枯草浸剂引起发热之家兔有降温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石松碱及棒石松碱、棒石松毒(Clavatoxine),后二者之毒性较石松碱为弱。石松碱适当剂量能升高麻醉猫血压,也有报告30m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兔血压骤降;此时对呼吸皆无影响,中毒量可增加动物呼吸振幅而减少频率。对蛙心收缩力有增强作用,对兔心1:50000-400000则减弱收缩力,收缩频率及心电图皆无改变。1:12500-50000对离体大鼠、豚鼠小肠有兴奋作用,兔离体小肠之蠕动亦被增强。对兔、大鼠及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静脉注射30-50mg/kg有降温作用。对兔血糖、瞳孔、末梢红细胞数皆无影响。无抗菌及抗疟作用。对小鼠静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27.58±1.16mg/kg,腹腔注射为78mg/kg,中毒症状有过度活动,强直性、阵挛性痉挛,麻痹,窒息等;兔之中毒症状相似。给蛙淋巴囊注射50-200mg/kg可引起肌肉运动不协调、麻痹等。棒石松碱之毒性剂量:猫为0.05g/kg、兔及大鼠为0.1-0.2g、kg。有人报告石松有利尿、增进尿酸排泄之作用,还能解除小儿之痉挛性尿潴留及便秘等。对中枢神经的作用:伸筋草用渗漉法提取液,100%浓度0.5ml/只灌胃,对小鼠热板法试验、醋酸扭体法试验均表明有镇痛作用。伸筋草剂量同上,对小鼠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对士的宁引起的惊厥死亡无显着影响;对可卡因反增强其毒性作用。

【鉴别】(1)取本品粉末2g,加1%硫酸10-15ml,水浴温热15-30min,滤过。滤液加碘化铋钾试剂,生成棕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水浴湿浸30min,滤过。滤液蒸干,加1ml甲醇溶解,点样于中性氧化铝板上,同时点对照品溶液,以氯仿-丙酮(4:1)展开,取出晾干,喷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样品色谱中应有与对照品相对应的黄色斑点。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苦;辛;温;无毒;平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止咳;解毒。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黄疸;咳嗽;疮疡;疱疹;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槟榔良。下气,消胸中痞满横格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坚积,消水肿。
2.《本草拾遗》: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
3.《生草药性备要》:消肿,除风湿。浸酒饮,舒筋活络。其根治气结疼痛,损伤,金疮内伤,去痰止咳。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舒筋,消炎。治关节酸痛,带状疱疹。
5.《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止痛。治腰腿酸痛,风湿性关节肿痛,月经不调。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