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石燕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出自1.《唐本草》:石燕,永州祁阳县西北百一十五里大岗上,掘丈余取之,形如蚶而坚重如石。
2.《日华子本草》:石燕,出南土穴中,凝疆似石者佳。
3.《纲目》:石燕有二:一种是此,乃石类也,状类燕而有文,圆大者为雄,长小者为雌;一种是钟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飞,乃禽类也,见禽部。禽石燕食乳,食之补助,与钟乳同功,故方书助阳药多用之。俗人不知,往往用此药为助阳药,刊于方册,误矣。

【拼音名】Shí Yàn

【英文名】Fossil shell of Spirifer

【别名】石燕子、大石燕、燕子石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古生代腕足类石燕子科动物中华弓石燕及近缘动物的化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采得后洗净泥土。

【生境分布】主产于湖南、广西、四川、山西、江西;浙江亦产。

【栽培】本品为天然化石。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似完整的瓦楞子状。长2-4cm,宽1.5-3.5cm,厚1.5-2cm。青灰色至土棕色。两面均有从后端至前缘的放射状纹理,基中一面凸度低于另一面,中部有似三角形隆起;另面有与隆起相应形状的凹槽,槽的纹理较细密,槽的前端向下略弯曲,呈半圆弧形突出。质坚硬,可砸碎,断面较粗糙,土黄色或青白色,对光照之具闪星样光泽。气微,味淡。以状如蚶、色青黑、质坚硬无杂石者为佳。

【化学成份】主要为碳酸钙(CaCO3),尚含少量磷及二氧化硅(SiO2)等。

【药理作用】清热、利尿作用。

【鉴别】(1)取本品粉末约1g,滴加稀盐酸5ml,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产生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氢氧化钠试液中和后,滤过,滤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检查钙盐)

【炮制】
1.洗净泥土,晒干,捣碎或水飞,也有煅后敲碎或水飞用。
2.《医学入门》:石燕,火煅醋淬七次,另研。

【性味】甘;咸;凉;无毒

【归经】肾;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主淋病;小便不通;带下;尿血;小儿疳积;肠风痔漏;眼目障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磨汁。外用:水磨点眼。

【注意】体虚、无湿热及孕妇忌服。

【附方】石燕丸《三因方》:通淋止痛

【各家论述】
1.《纲目》:疗眼目障翳。石燕性凉,乃利窍行湿热之物。宋人修《本草》,以食钟乳禽石燕,混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误传此石能助阳,不知其正相反也。
2.《唐本草》:以水煮汁饮之,主淋。
3.《本草拾遗》:主消渴,取水牛鼻和煮饮之。
4.《医学入门》;偏治年久肠风痔漏,煮汁饮之。
5.《玉揪药解》:利水通经,止带,催生。治淋沥热涩,尿血便秘,消渴,带下,痔漏。
6.《医林纂要》:功同石蟹,能祛风去瘀。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