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通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Tōnɡ Cǎo

【别名】寇脱(《山海经》),离南、活菟、倚商(《尔雅》),葱草(《本草汇言》),白通草(《药性切用》),通花(《草木便方》),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通草(《四川中药志》),通大海、泡通(《贵州民间方药集》),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季采收,选择生长2~3年的植株,割取地上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放置干燥处。将茎髓加工制成的方形薄片,称为方通草;加工时修切下来的边条,称为丝通草。

【原形态】
通脱木(《本草拾遗》)
灌木,高可达6米。茎木质而不坚,中有白色的髓,幼时呈片状,老则渐次充实,幼枝密被星状毛,或稍具脱落性灰黄色绒毛。叶大、通常聚生于茎的上部.掌状分裂,长可达1米,基部心脏形,叶片5~7裂,裂片达于中部或仅为边裂,头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星状绒毛;叶柄粗壮,长30~50厘米;托叶2,大形,膜质,披针状凿形,基部鞘状抱茎。花小,有柄,多数球状伞形花序排列成大圆锥花丛;苞片披针形;萼不明显;花瓣4,白色,卵形,头锐尖;雄蕊4;花盘微凸;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柱头头状。核果状浆果近球形而扁,外果皮肉质,硬而脆。花期8月。果期9月。
本植物的根(通花根)、花蕾(通花花)、花粉(通脱木花上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
干燥茎髓呈圆柱形,一般长0.3~0.6米,直径1.2~3厘米。洁白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银白色,纵剖之见有层层隔膜,无臭无味。以色洁白、心空、有弹性者为佳。
产贵州、云南、台湾、广西、四川等地。
方通草:呈方形的薄片,微透明、平滑、洁白、似纸质而轻软。丝通草:为不整齐之细长条片。

【化学成份】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83%。尚含糖醛酸28.04%,其一部分存在于聚β-D-半乳糖醛酸(这种多糖溶于草酸铵溶液)。另含溶于入NaOH溶液的多糖,其水解产物中含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

【炮制】通草:拣去杂质,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性味】
甘淡,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功能主治】
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绵裹塞鼻。

【注意】
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虚脱人禁用,孕妇人勿服。
②《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③《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附方】
①治热气淋涩,小便亦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上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又进一服。忌食五腥、热面、炙煿等物。(《普济方》通草饮子)
②治一身黄肿透明。亦治肾肿:通草(蜜涂炙干)、木猪苓(去里皮)各等分。上为细末,并入研细去土地龙、麝香少许。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通草散)
③治伤寒后呕哕:通草三两,生芦根(切)一升,橘皮一两,粳米三合。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随便稍饮;不差,更作,取差止。(《千金方》)
④治鼻痈,气息不通,不闻香臭,并有息肉: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上为末,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三因方》通草散)
⑤催乳:通脱木、小人参,炖猪脚食。(《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①李杲: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电,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②《纲目》: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③《本草正义》:通草,其气味则李东垣《用药法象》谓甘淡无毒。案此甘字,非大甜之谓,实即淡字,如泉水、食米皆谓味甘之例。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苦,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闭,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备注】药材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茎髓,亦作通草使用,参见小通草条。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