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望江南子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现代实用中药》

【拼音名】Wànɡ Jiānɡ Nán Zǐ

【别名】槐豆(《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名录》),风寒豆、黄豇豆(《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望江南条。

【生境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荚果呈圆柱形,微扁,长6~10厘米,两侧稍隆起,边沿棕黄色,中央有紫褐色长而宽的带,自尖端伸至他端,并有多列因横隔突出而形成的横凸纹;表面粗糙,具白色小点和稀疏的细毛。基部带有长的果柄。果皮内面有纵向并列的棕色隔膜。种子多数,卵形而扁,一端稍尖,直径3~4毫米,扁平,顶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种脐,两面四周暗绿色,中央有褐色椭圆形斑点,刚成熟时四周有白色细网纹,贮藏后渐脱落而平滑。质地坚硬。味香,富粘液。以荚果长大、干燥、不破碎、种子不脱落、无果柄者为佳。

【化学成份】种子含大黄素甲醚的匀二蒽酮,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种子油含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廿四烷酸;非皂化部分中还含谷甾醇。尚含毒蛋白、挥发油。果皮中含芹菜素的碳键黄酮甙。

【药理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大黄素有关;并有明显的毒性,与含毒蛋白有关,但因具有抗原性质,狗可得到免疫。小鼠、大鼠、马喂饲种子或注射苯提取物均表现毒性。其他作用参见望江南条。

【炮制】除去果柄,拣净杂质,切成小段;或搓去果壳,将种子晒干。

【性味】
甘苦,凉,有毒。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微寒,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微甘苦,性平。
④《福建中草药》:甘辛,凉。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
①《纲目拾遗》:治疔、痈。
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
③《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⑤《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
⑥《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
⑦《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疟疾:望江南子炒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中草药》)
③治高血压:望江南子炒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开水代茶常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