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蜗牛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别录》

【拼音名】Wō Niú

【别名】仆累(《山海经》),小牛螺、黄犊(《三苍》),蚹蠃、鼠蝓(《尔雅》),蜗蠃、蜾蠃(《说文》),蠡蠃(《广雅》),陵螺(崔豹《古今注》),山蜗、瓜牛(陶弘景),蠡牛(《药性论》),负壳蜒蚰(《日华子本草》),海羊《《仙传外科集验方》),蜓蚰蠃,土牛儿(《纲目》),负壳蛞蝓(《东医宝鉴》),天螺(《陆川本草》),圆螺虫(《生草药手册》),天螺蛳(《四川中药志》),无靥螺、肌母螺(《泉州本草》)。

【来源】为蜗牛科动物蜗牛及其同科近缘种的全体。夏季捕捉,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
雌雄同体。螺形贝壳,通常黄褐色,上有1~3条暗褐色色带,质薄脆,无厣。体柔软,头、足可伸出壳外。头前端有触角2对,后方的1对长大,顶端各具1眼。头端腹侧有口。左右两缘成2对舌状唇,内有黄色的颚片。右侧大触角基部,有生殖孔的开口。螺口右侧有一呼吸孔。足扁平,成长舌状;蹠面有粘液腺分泌粘浓。全体除蹠面外,外表都有多角形的皱纹;各部感觉均极灵敏,遇刺激即全部缩入壳内。
多见于田野及阴湿处。匍行时常舐食草、木及蔬菜等茎叶的表皮。
本动物的壳(蜗牛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状】干燥的蜗牛,全体已缩入螺壳内。螺壳直径约1厘米许,外面灰褐色,有光泽,质脆易碎。破碎后,内部为乳白色。以完整不破碎、干净无泥者为佳。

【炮制】
洗净,晒干,或置坩埚内煅造用。
①《日华子本草》:入药炒用。
②《本草新编》:甘草生须,同火炒焙干。

【性味】
咸,寒。
①《别录》:味咸,寒。
②《药性论》:有小毒。

【归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②《本草求真》:入大肠、胃。

【功能主治】
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
①《别录》:主贼风歪僻腕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
②《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
③《品汇精要》:祛风热,消疮肿。
④《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聋,治诸种毒痔漏,制蜈蚣蝎虿毒。
⑤《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
⑥《玉楸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
⑦《医韩纂要》:治血风疮及杨梅疮。
⑧《黑龙江中药》:通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焙干研末。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注意】
不宜久服。
①《纲目》:畏盐。
②《本草经疏》:非真有风热者不宜用,小儿薄弱多泄者不宜用。

【附方】
①治小儿胎热撮口:蜗牛子一十枚(去壳细研初泥),莳萝末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圣惠方》)
①治消渴引饮不止:㈠蜗牛十四枚,形圆而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海上集验方》)㈡蜗牛(焙)半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钱半。研末,每服一钱,楮叶汤下。(《圣惠方》)
②治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简易方论》)
④治小便不通:蜗牛五钱。水煎,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⑤治血热冲肺,鼻衄不止:蜗牛(煿干)一分,乌贼鱼骨半钱。上二味,捣研为散,含水一口,搐一字入鼻内。(《圣济总录》蜗牛散)
⑥治喉痹:㈠蜗牛绵裹,水浸含咽。(《纲目》)㈡蜗牛七枚,白梅三枚(取肉)。同研烂,绵裹如枣核大,含咽。(《圣惠方》)
⑦治无名肿毒:鲜蜗牛一两,马齿苋一两,陈石灰一两。共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⑧治疔毒:蜗牛适量,捣碎,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⑨治瘰疬未溃: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世医得效方》)
⑩治瘰疬,溃与未溃,皆可贴: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三因方》蜗牛散)
⑾治发背:蜗牛一百个,活者。以一升净瓶入蜗牛,用新汲水一盏,浸瓶中,封系,自晚至明。取出蜗牛放之,其水如涎。将真蛤粉不以多少,旋调敷,以鸡翎扫之疮上,日可十余度。(《姚僧坦集验方》)
⑿治烂脚:蜗牛一个。放冰片少许于壳内后,用此蜗牛水搽。(江西《草药手册》)
⒀治耳腮痄肿及喉下诸肿:蜗牛同面研敷之。(《纲目》)
⒁治眼热生淫肤赤白翳:生蜗牛二枚。纳少许朱砂末于中,微火上炙令沸,以绵捩取,以敷眦上,数敷。(《圣惠方》)
⒂治痔疮:蜗牛一枚,麝香三分。用小砂合子,盛蜗牛,以麝香糁之,次早取汁,涂痔处。(《济生方》蜗牛膏)
⒃治脱肛:蜗牛一两,诃子五钱。焙干,研细末,用猪油调匀,敷患处。(《吉林中草药》)
⒄治蜈蚣咬:蜗牛挎取汁,滴入咬处。(《圣惠方》)
⒅治耳聋:蜗牛子一分,石胆一分,钟乳一分。同细研,用一瓷瓶盛之,以炭火烧令通亦,候冷取出,研入龙脑少许,每用油引药少许入耳。(《圣惠方》)

【各家论述】《纲目》: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