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血余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出自《本草蒙筌》(《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

【拼音名】Xuè Yú

【英文名】Carbonized Human Hair

【别名】发髲、乱发、发灰子、头发、血余炭、人发灰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人科健康人之头发制成的炭化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inis Carbonisatus
采收和储藏:将集到的头发,除去杂质,用碱水洗净污垢后,再用清水洗净,捞出晒干。然后放置于煅锅内,上面再覆盖上同样大小的锅,两锅之间的缝隙用黄泥封严,在上面锅底上贴上一张白纸,加热煅烧至白纸呈焦黄色,经冷却后取出即成。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乌黑光亮,表面有多数细孔,如海绵状。质轻,质脆易断,断面蜂窝状。用火烧之有焦发气,味苦。

【化学成份】
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角蛋白(eukeratin),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另含或多或少的黑色素(melanin)。
灰分中含下列金属(按含率大小顺序):钙>钠>钾>锌>铜>铁>锰>砷。
人发炮炙成血余炭时,有机成分破坏炭化,其中的有机成分未详,无机成分已如上述。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实验证明血余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2.凝血作用:血余炭有缩短出血时间和收缩粘膜毛细血管的作用。止血:血余炭水煎液或醇提液10g/kg腹腔注射,可缩短小鼠出血时间,而头发水煎液及醇提液同样剂量无止血作用;血余炭醇提液20g/kg或血余炭粗结晶25mg/kg腹腔注射,可缩短大鼠凝血时间;血余炭粗结晶12.5mg/kg静脉注射,可使大鼠血小板聚集。血余粗结晶8mg/kg静脉注射,可显着缩短家兔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对凝血酶原时间(PT)无影响,说明对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有促进作用;10mg/kg静脉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促进作用,大鼠血浆cANP含量降低,cAMP/cGMP比值降低。血余炭粗结晶10mg/kg腹腔注射,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均有增强趋势,并显着的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着降低血小板环核苷酸的含量,其凝血作用与所含有机物有关。

【毒性】毒性:血余炭水煎液灌胃及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90.9g/kg及26.18g/kg;血余炭醇提液灌胃及腹腔注射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09.27g/kg及22.67g/kg头发水煎液,醇提液灌胃及腹腔注射1000g/kg,小鼠均无死亡。

【性味】味苦;涩;性平

【归经】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利尿生肌。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崩中漏下;小便淋痛;痈肿;溃疡;流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掺中油调、熬膏涂敷。

【注意】胃弱者慎服。

【附方】1.猪膏发煎(《金匮要略》),主治小便不利。2.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咳血,吐血而兼有瘀血者。3.五灰散(《沈氏尊生书》),主治崩漏下血。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癎,大人庢。
2.《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主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癎。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
3.《药性论》:能消瘀血。
4.《唐本草》: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利,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丁肿,骨疽,杂疮。5.《日华子本草》: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灰,勿令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也。
6.《纲目》: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癎,去心窍之血。
7.《本草思辨录》: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此滑撄宁注《素问》语也。而《本经》发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若移滑语作此疏,亦确不可易。仲圣猪膏发煎治黄疸与阴吹正喧,以猪膏润臊,乱发引入下焦血分,消瘀通关格、利水道。滑石白鱼散,乃利小便之重剂,病不专在气分,滑石利窍驱湿热,不辅以白鱼乱发血中之气药,则膀胱之水道犹不得利,凡仲圣用血余,与《本经》正如符节之合。后世因《本经》有自还神化一语,不得其解,遂附会其说,或谓补真阴,或谓益水精,曾是通关格之物而能有补益之实者耶?《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百病,鸡子甘温育阴,本治小儿虚热之妙品,血余得之,则变峻逐为宣鬯,而阴分积热以解,痰逆以平,以此法涂热疮,小儿及产妇亦俱宜。古方元精丹,则以血余配入首乌等一切补肾之药,为便后脱血之良方,此皆得制剂之道,而血余乃有功而无过,非血余之本能然也。鼻衄以血余烧灰,吹之立止,即齿血便血与诸窍出血,烧灰送服,亦无不止。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