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益母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
1. 陆矾《诗疏》: TUI,似萑。方茎,白花,花生节间。《韩诗》及《三苍》说悉云,TUI益母也。
2.《经效产宝》返瑰丹注: 益母,叶似艾叶,茎类火麻,方梗凹面。 四、五、六月,节节开花,红紫色如蓉花,南北随处皆有,白花看不是。于端午、小暑,或六月六日,花正开时,连根收采,阴干,用叶及花、子。
3.《纲目》:此草及子皆芜盛密蔚,故名芜蔚。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之称。其茎

【拼音名】Yì Mǔ Cǎo

【英文名】Motherwort Herb

【别名】蓷、萑、益母、茺蔚、益明、大札、臭秽、贞蔚、苦低草、郁臭草、土质汗、夏枯草、野天麻、火炊、负担、辣母藤、郁臭苗、猪麻、益母艾、扒骨风、红花艾、坤草、枯草、苦草、田芝麻棵、小暑草、益母蒿、地落艾、陀螺艾、红花益母草、月母草、旋风草、油耙菜、野油麻、四棱草、铁麻干、红梗玉米膏、地母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和细叶益母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L.het-erophyllus Sweet; L. sibiricus auct .non L.; L.artemisia (Lour.) S.Y.Hu]2.Leonurus sibiricus L.[L. manshuricus Yabe]
采收和储藏:全草在每株开花2/3时收获,选取晴天齐地割下,应即摊放,晒干后打成捆。

【原形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四棱形,被微毛。叶对生;叶形多种;叶柄长0.5-8cm。一年生植物基生叶具长柄,叶片略呈圆形,直径4-8cm,5-9浅裂,裂片具2-3钝齿,基部心形;茎中部叶有短柄,3全裂,裂片近披针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两侧裂片再1-2裂,最终片宽度通常在3mm以上,先端渐尖,边缘疏生锯齿或近全缘;最上部叶不分裂,,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被糙伏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具花8-15朵;小苞片针刺状,无花梗;花萼钟形,外面贴生微柔毛,先端5齿裂,具刺尖,下方2齿比上方2齿长,宿存;花冠唇形,淡红色或紫红色,长9-12mm,外面被柔毛,上唇与下唇几等长,上唇长圆形,全缘,边缘具纤毛,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倒心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药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先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2-2.5mm,直径约1.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株高达80cm。茎直立,四棱形,有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0.5-5cm;茎最下部的叶早落,中部的叶卵形,掌状3全裂,长约5cm,宽约4cm,裂片长圆状鞭形,再羽状分裂成3裂的线状小裂片,宽度通常1-3mm;最上部叶明显3裂,小裂片线形,近无柄,上面绿色,疏伞花序腋生,多花;无花梗;小苞片针刺状,比萼筒短,被糙伏毛,花萼钟形,外面被柔毛,先端5齿裂,具尖刺,上方3齿比下方2齿短,宿存。花冠唇形,淡红以或紫红色,长15-20mm,外面密被长柔毛,上唇比下唇长1/4左右,由唇长圆形,全缘,下唇3裂,中央裂片卵形;雄蕊4,二强,着生在花冠内面近中部,花丝疏被鳞状毛,花花2室;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略长于雄蕊,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三棱形,上端较宽而平截,基部楔形,长约2.5mm。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埂、路旁、溪边或山坡草地,尤以向阳地带为多,生长地可达海拔3000m以上。
生于石质山坡、砂质草地或松林中,海拔可高达15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西北部、甘肃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海拔在1000m以下的地区者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向阳,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播种期因品种羽性不同耐异,冬性益母草,必须秋播种均可开花结果。播种按行距27cm,穴距20cm,深3-5cm,开浅穴播种。
田间管理 苗高7cm,间苗2-3次,至苗高17cm左右定苗,每穴留壮2-3株,每1hm2保持存苗45万万株产量最高。秋播者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12月间苗时,第2年视杂草及植株生长性况进行2-3次。春播者进行2-3次,中耕宜浅。播种前除施基肥外,在生长期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以人畜粪尿、尿互等氮肥为主。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白粉病,在发病前后用25%粉犭宁1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喷1:500的瑞枯霉;或喷1:1:300倍波尔多液;或喷40%菌核利500倍液等防治。还有花叶病等为害。虫害有蚜虫,春、秋季发生,用估学制剂防治。小地老虎于早晨捕杀,或堆草诱杀。

【性状】
性状鉴别 (1)益母草 茎呈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长30-60cm,直径约5m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密被糙伏毛。质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交互对生,多部落或列存,皱缩破碎,完整者下部叶掌状3裂,中部叶分裂成多个长圆形线状裂片,上部叶羽状深裂或浅裂成3片。轮伞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脱落。花序上的苞叶全缘或具稀齿,花萼突存,筒状,黄绿色,萼内有小坚果4。气微,味淡。
(2)细叶益母草 茎中部叶呈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三全裂,裂片又羽状分裂成线状小裂片。花序上的苞叶明显三深裂,小裂片线状。
以质嫩、叶多、色灰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1)益母草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外壁较厚,并有角质层。非腺毛1-4细胞,长160-320μm,基部直径24-40μm,腺毛头部1-4细胞,直径20-24μm。柄单细胞。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内含小针晶,长4-16μm,四棱处皮层外侧有6-8列厚角细胞,内皮层细胞较大。中柱鞘纤维束散在,微木化。木质部在棱角处较发达。髓细胞含长方晶,长12-48μm,宽4-20μm,并有针晶,长8-28μm。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呈波状弯曲,有众多单细胞非腺毛,呈圆锥状,长64-110μm,壁厚约6μm,壁上有疣状突起,毛茸基部直径20-40μm,周围有4-7表皮细胞呈放射状排列,表面有角质条状纹理,腺毛头部1-4细胞,直径20-24μm,柄单细胞。下表有疣状突起,顶部细胞胞腔较窄,另有少数腺毛及腺鳞,头部8细胞,直径32-36μm。
(2)细叶益母草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腺毛较多,头部4细胞,尤以叶脉为多。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波状弯曲,非腺毛单细胞,锥状,长48-100μm,另外少数2细胞的非腺毛,长140-176μm,腺鳞较多,头部8细胞,直径40-53μm。

【化学成份】
1.益母草 全草含益母草碱(leonuri-ne)[1,2],水苏碱(stachydrine)[2],前西班牙夏罗草酮(prehis-panolone)[3],西班牙夏罗草酮(hispanolone),鼬瓣花二萜(gale-opsin),前益母草二萜(preleohrin)及益母草二萜(leohete-rin)[4]。
2.细叶益母草 全草含益母草碱,4-胍基-1-丁醇(4-guani-dino-1-butanol),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精氨酸(arginine)[5],益母草碱亚硝酸盐(leonurine nitrite)[6]。还含细叶益素养草萜(leosibirin),异细叶益母草萜(isoleosibirin)及细叶益母草萜内酯(leosibiricin)[7]。叶含水苏碱[8]。

【药理作用】
1.对子宫的作用:益母草煎剂、酒精浸膏及所含益母草碱等对兔、猫、犬、豚鼠等多种动物的子宫均呈兴奋作用。用益母草煎剂给于兔离体子宫,无论未孕、早孕、晚期妊娠或产后子宫,均呈兴奋作用,对在位子宫,经快速静脉注射,30分钟后即出现兴奋作用,其强度与作用时间随用量加大而增长。兔子宫痿试验,用益母草煎剂 ,当子宫内加压或未加压时,均于给药15-20分钟后,使子宫呈显着的兴奋作用。益母草总碱对豚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作用类似麦角新碱。益母草水浸膏及乙醇浸膏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有显着的兴奋作用。但对在位子宫,兴奋前先有一短时间的抑制作用,经乙醚提取后的水溶液,则无此抑制作用。对动情前期或卵巢切除后肌内注射雌二醇50mg的大鼠离体子宫,益母草碱均可使其振幅增加。益母草碱的作用与剂量有关。浓度为0.2-1mcg/ml时,剂量一张力呈线性关系,至2mcg/ml以上时达最大张力。有时可见益母草碱对自发性收缩的标本呈双向性作用,用最低有效量或突然增加浓度(超过原浓度5倍)时,在引起兴奋之前可有10-20分钟的短暂抑制。高浓度(>20mcg/ml)因子宫肌膜的局部麻醉作用而呈现抑制作用。益母草的子宫收缩作用可持续几小时,但冲洗后可恢复。阿托品2mcg/ml不影响其收缩作用,而对兔在位子宫无作用,这是由于蒸馏法制得的益母草针剂中只含挥发油不含生物碱。益母草兴奋子宫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叶部,根部作用很弱,茎部无效。 口服益母草水煎剂4-5次每次0.1ml(约含水提取干品50mg)。总量200-250mg,对小白鼠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凝集作用:通过烫伤、冰水应激和静脉注射 ADP等不同方法,造成Wistar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活性升高,对益母草注射液(I)在体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进行观察,大鼠烫伤1小时,血液血小板聚集比值下降,颈外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4ml/kg(含生药2g),能维持烫伤大鼠血小板聚集比值于正常范围。在冰水应激实验中,腹腔注射12ml/只,含生药4g,连续4天,大鼠心肌小血管血小板聚集物出现率明显减少,心肌细胞亚微结构变化亦相应改善,大鼠滴注ADP后,预注l(3ml/kg含生药6g)制剂组血液中血小板计数下降,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小板聚集物出现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益母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可通过研究益母草对血小板内cAMP、cGMP,动脉壁前列环素PGI2活性影响来证明,将益母草用酒精提取制成针剂,每1ml含生药2g,实验结果表明,对小白鼠血小板内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1=,显着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2%,对动脉壁PGI2样物质活性无影响,抑制率为0.6%,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益母草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或通过激素起作用。
3.具有改善冠脉循环和保护心脏的作用:益母草可促进由异丙肾上腺素造成的局部血流微循环障碍的很快恢复。异丙肾上腺素 50mg/kg,皮下注射制造大鼠心肌缺血坏死;分别于24小时后选择T波压低和T波高的心电图,4天后选择双相T波心电图,用益母草制剂治疗,结果经治疗1小时内,大部分动物的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显示对心肌早期缺血(24小时)甚至病变,接近缺血坏死高潮期(4天),都能使冠脉循环得到改善。4%异丙肾上腺素50mg/kg 皮下注射,制造大鼠肠系膜微循球障碍(血瘀),微血流立即从线状变为粒线状,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益母草冲剂约经1.5分钟,微血流立即从粒线状变为线状,闭锁的毛细血管重新开放,恢复正常。 静脉注射益母草制剂1ml/kg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慢心律及减少心输出量和右室作功的作用,动脉注射制剂120mg/(生药)/kg,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大鼠连续4天腹腔注射(2g/天),然后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mg/kg,经30分钟,观察心肌亚微结构表明,经益母草预防的10只动物,7只正常,3只轻度变化,表现为线粒体,闰盘、横管、肌浆网系统轻度肿胀,而对照组动物,4只轻度变化,6只病变明显,因此,益母草制剂对心肌超微结构,特别是线粒体有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地降低血深粘度,且有较强的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的作用,能纠正已失调的免疫机能恢复常态平衡。
4.对心血管的作用:小剂量益母草碱对离体蛙心,有增强收缩作用,使用大剂量时,反呈抑制现象。这种抑制现象可能由于迷走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用益母草碱进行蛙血管灌流,呈血管收缩现象,其收缩程度与所用试液浓度呈正比例。用益母草碱(2mg/kg)注射于麻醉猫的静脉,即见血压下降,数分钟后即可恢复,这种矩暂性的血压下降现象,在两侧迷走神经切断后也仍能发现,若先使用阿托品,然后注射益母草碱,血压下降即不复如前显着,故可推知益母草碱的降低血压作用不在迷走神经中抠,而可能对迷走神经末梢兴奋作用所致。
5.对呼吸中枢的作用:益母草有直接兴奋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益母草碱后,呼吸频率及振幅均呈显着增加,但在大剂量时,呼吸则由兴奋转入抑制,且变为微弱而不规则。在切断两侧述走神经后,仍不呼吸兴 奋作用。
6.对肠平滑肌的作用:小量益母草碱能使兔离体肠管紧张性弛缓,振幅扩大,多量则振幅变小,而频率增加。
7.对肾脏的作用:益母草具有治疗犬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实验使用健康杂种家犬制成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设对照组、治疗组,用益母草针剂作为治疗药物,以肌酐(Cr)、尿素氮(BUN)、滤过钠排泄分数(FENa)、肾血流量(RBF)及动物存活情况作为指标,研究益母草针剂对犬缺血型ARF的治疗作用,治疗组犬于致肾哀后6小时及-1-5天,每天静脉注射药物1次20ml(相当于生药60g),两组动物都饲养至第7天处死,病理检查结果表明,除Cr外,上述指标两组差异均十分明显,证明益母草针剂治疗犬缺血型初发型ARF具有显着效果。
8.其它作用:益母草碱性皮下注射有中枢抑制作用,MLD为0.4-0.6g/kg。兔静脉注射益母草碱1mg/kg,可见尿量显着增加。益母草碱在较高浓度时能使兔血悬液发生溶血作用。益母草碱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13-1:10,对许兰氏毛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红色表皮癣菌、星状奴卡氏菌均有抑制作用。益母草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毒性】毒性: 益母草毒性很低。以益母草浸冒饲喂孕兔,虽引起流产,但对体温、呼吸、心率皆无影响,亦无其他中毒观象。益母草总碱给家兔每日皮下注射30mg/kg,连续2周,对进食、排便和体重均无影响;小鼠籍脉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572.2土37.2mg/kg。由于其毒性低,而作用强度不及麦角制剂,故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增加剂量。芜蔚子如1次服用在30克以上,可在4-6小时内发生中毒现象,如全身无力,下胶不能活动,周身酸痛,胸闷;重者有出汗,并呈虚脱状态。小鼠静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为30-60g/kg。小鼠静脉注射益母草总碱的半数致死量为572.2±37.2mg/kg。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蒸干滤液,残潭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检查生物碱)(2)薄层色谱本品粉末5g,加盐酸甲醇(1:100)液50ml,冷浸过夜,滤过,取滤液45ml,减压浓缩,再加入蒸馏水5ml,滤过,蒸干,加正丁醇1ml溶液,作供试液;另以水苏碱、益母草碱对照。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CMC板上,以正丁醇-乙酸乙酯一盐酸(4:0.5:1.5)展开,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剂,生物碱斑点显橙红色。

【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微进

【归经】归肝;肾;心包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经闭;胎漏难产;胞衣不上;产后血晕;瘀血腹痛;跌打损伤;小便不利;水肿;头号肿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草捣敷。

【注意】
阴虚血少看忌服。
1.《经效产宝》:忌铁器。
2.《本草正》:血热、血滞及胎产艰涩者宜之;若血气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皆非所宜。

【附方】①治痛经: 益母草五钱,元胡索二钱。水煎服。②治闭经: 益母草、乌豆、红糖、老酒各一两,婉服,连服一周。③治瘀血块结:益母草一两,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阎东本草》)④治难产: 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名独行方》)⑤治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绞取汁,顿服之。 (《独行方》)⑥治产后血运/公气绝:益母草,研,绞汁,服一盏。(《子母秘录》)⑦治产后恶露不下: 益母草,捣,续取汁,每服一/卜盏,人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 (《圣惠万》)⑧妇人分娩后服之,助子宫之整复: 益母草/L钱,当归三钱。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⑨治尿血: 益母草汁(服)一升。(《外台秘要方》)⑩治肾炎水肿: 益母草一两。水煎服。 (《福建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11.治小儿洛痢,痔疾: 益母草叶煮粥食之,取汁钦之亦妙。(《食医CA镜》)12.治折伤内损有疯血,每天阴则疼痛, 兼疗产妇产后诸疾: 三月采益母草一重担,以新水净洗,晒令水尽,用手擦断,可长五寸,勿用刀切,即置缝中,量水两石,令水高草三、二寸,纵火煎,候益母草糜烂,水三分减二,溉去草,以e帛源取消汁,放小釜中慢火煎,取一斗如稀扬。每取梨许大,暖酒和服之,日再服,和羹粥吃并得。如远行不能,将稀煎去,即更炼令稠硬,停作小丸服之。或有产妇恶露不尽及血运,一两服即窿。其药兼疗风益力。无所忌。(名近效方》)13.治疗肿至甚: 益母草茎叶,烂捣敷疮上,又绞取汁五含服之,即内消。(《圣惠方》)14.治妇人勒乳后疼闷,乳结成痈: 益母草,捣细末,以新汲水调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看捣烂用之。 (《圣惠方》)15.治帘子已破: 益母捣敷疮。 (《斗门方》)16.治喉闭肿痛: 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腕,绞浓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 (《卫生易简方》)17.治马咬: 益母草细切济口醋炒,封之。 (孙恩越)

【各家论述】
1.《纲目》: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撅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妇人经脉,则单用竞蔚于为良。若治肿毒店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请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其子则行中有补故也。
2.《本草汇言》: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疯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妇久临产之时,气有不顺,而迫血妄行,或逆于上,或崩于下,或横生不顺,或子死腹中,或胞衣不落,或恶露攻心,血胀血晕,或沥浆难生,暇涩不下,或呕逆恶心,烦乱眩晕,是皆临产危急之症,惟益母草统能治之。又疮肿科以之消诸毒,解疗HP痈疽,以功能行血而解毒也。眼目科以之治血贸瞳人,及头风眼病,以功能行血而去风也。 习俗以益母草有益于妇人,专一血分,故屡用之。然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消滚逐滞甚捷,观其治疗肿痈疽,眼目血障,则行血活血可知矣。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者,用之相宜,若执益母之名,施于胎前之证,血虚形怯,营阴不足者,肝虚血少,瞳人散大者,血脱血崩,阳竭阴定者,概而与之,未尝不取咎也。
3.《本草正》: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本草》言其久服益精轻身,诚不足信。此外如退浮肿,下水气及打扑疯血,通大小便之类,皆以其能利也。
4.《本经逢原》:丹方以益母之嫩叶阴干,拌童便、陈酒,九蒸九晒,入四物汤料为丸,治产后诺证。但功专行血,故崩漏下血,若脾胃不实,大肠不固者勿用,为其性下行也。近世治番痧腹痛呕逆,用以浓煎,少加生蜜,放温憋试有效,取其能散恶血也。
5.《本草求真》:益母草,消水行血,去疯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是以无胎而见血淋、血闭、血崩,带下血痛,既胎而见胎漏,临产而见产难,已产而见血晕,疗痈、乳肿等症,服此皆能去瘀生新。盖味李则于风可散,血可活,味苦则于疯可消,结可除,加以气寒,则于热可疗,并能临症酌施,则于母自有益耳。
6.《本草正义》:益母,虽非大温大热之药,而气烈味苦,究是温燥队中之物,观于产后连服二、三日,必口燥嗌干,尤其确据,故宜于寒令寒体,而不宜于暑令热体。乃吾乡视为产后必用之物,虽酷暑炎天,亦必常备,加以畏其苦燥,恒以沙糖浓调,若在三伏时令,新产虚体,多服此浊腻苦燥之药,耗血恋邪,蛮生不测,更可虑也。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取干益母草(全草)3-4两,或鲜草6-8两力口水700ml,文火煎至300ml,分2-3次温服。小儿酌减。同时结合常规处理,如禁盐、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脑病征象者辅以5O绍葡萄糖溶液静庄,有炎症感染者兼用抗菌素等。观察80例,均治愈。治愈日期最快5天,最长者36天。愈后随访半年至5年,末见复发病例。另有报告治疗急性肾炎女例,经6-26天亦完全治愈;慢性9例结合温补脾肾的中药治疗,亦取得不同程度效果。实践证明,益母草利尿消肿作用显着,对急性肾炎的疗效较满意。
2.用于产褥期:益母草煎剂或益母草膏有收缩子宫作用,与麦角流浸膏相比,从产褥期子宫底下降水平及恶露情况来看,其作用基本相同。益母草制剂收缩子宫的作用发生很慢,服药后 l小时宫缩力加强者占16.4%,服药后2小时宫缩加强者占25%。煎剂是用干益母草1斤,加水煎成100ml,日服3次,每次20ml,产后连服3日;益母草膏(新鲜益母草1斤加糖4两收冒)每日约服1.3两。
3.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取益母草全草干品4两,加水1000ml,暴火煎30分钟取头计;药渣再加水500-700ml,煎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分早晚两次空腹服。一般15天左右见效。治疗2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