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鼹鼠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别录》

【拼音名】Yǎn Shǔ

【别名】隐鼠(陶弘景)。

【来源】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春、夏、秋季挖掘洞道捕捉,或用竹弓、鼠夹等工其捕捉。

【原形态】
①麝鼹
体长100~126毫米,尾长14~23毫米,颅基长27~29毫米。为形体较小的一种鼹鼠。吻部尖长,耳壳缺失。眼退化。尾细而短,仅被稀疏短毛,末梢有一小束毛。后足被毛亦甚稀少,老兽则近乎光裸。体背毛色深灰棕色,嘴下颜色较浅。腹面毛棕灰色。全身毛色均带金属闪光。
栖于阔叶林带或森林草原地带以至半沙漠地区,较喜干燥。终生在地下生活,地下掘有很长隧道,将土推出地面,形成一个个小土堆,很少爬出地面。食物以地下昆虫、蠕虫为主,也食野生植物。
分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②缺齿鼹
形体较大,长178~220毫米,尾长23毫米,颅基长约44毫米。吻细长,眼小,耳隐于毛中。下颌犬齿缺失。肢短,足发达,爪长而有力。毛细而密,柔软而带闪光。四足裸露无毛。体背毛色棕褐,毛尖深灰。腹毛较短,棕灰色。
栖于阔叶林中潮湿多草之处,在地下挖掘洞道营地下生活。
分布东北地区。

【性味】
咸,寒。
①《别录》:味咸,无毒。
②《食性本草》:寒。

【功能主治】
解毒,理气,杀虫。治痈疽,疔肿,痔疮,喘息,淋病,蛔虫病。
①《别录》:主痈疽,诸瘘,蚀恶疮,阴匿烂疮。
②《本草拾遗》:肉:主风,久食主疮疥痔瘘。膏:堪摩诸恶疮。
③《本草图经》:风热久积,血脉不行,结成疮疽,食之可消去;小儿食之,亦杀蛔虫。
④《东北动物药》:解毒,理气。治疔肿,痔疮,淋病,喘息,胃癌。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3~5分;或煮食。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涂。

【附方】
①治疔肿恶疮:鼹鼠一只。烧焦研面,取醋二两煎至一两,再加入适量的鼹鼠粉末,搅成膏状贴患处,用香油调涂亦可。(《东北动物药》)
②治胃癌:鼹鼠一只。用瓦焙成焦黄色,研成粉末。每次五分,黄酒冲服,日服一次。(《东北动物药》)

【摘录】《*辞典》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