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油桐叶
|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Yóu Tónɡ Yè
【别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 ①《草木便方》:脚臁胫久烂,烫伤。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敷烫伤。 ③《重庆草药》:煅灰撒布,治冻疮皮破出黄水。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烧灰研末撤。内服:煎汤,0.5~4两。
【附方】 ①治痈肿:油桐叶捣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②治丹毒:鲜油桐叶捣烂,敷患处;或拧取自然汁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③治疥癣:鲜油桐叶捣烂绞汁敷抹。 ④治烫伤:鲜油桐叶捣烂绞汁,调冬蜜敷抹患处。 ⑤治锈铁钉刺伤脚底:鲜油桐叶和红糖捣烂敷贴。(③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刀伤出血:油桐树嫩叶适量。炕干研末,撒伤处。(《贵州草药》) ⑦治漆疮:油桐叶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⑧治疔疮:油桶叶(新鲜树叶)适量。捣烂和茶油调涂于疮面上。(《北京中医》3(6):20,1954)
【临床应用】治疗痢疾、肠炎:取干品加水,文火煎煮两次,药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状,加入地锦粉(过80目筛)拌匀,做成颗粒,干燥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每片重0.5克(含油桐叶生药约2克)。日服3次,每次4~6片。观察痢疾28例,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效1例;肠炎292例,痊愈252例(86.3%),好转24例(8.2%),无效16例(5.5%)。
【摘录】《*辞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