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竹柏根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拼音名】Zhú Bǎi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ca nagi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挖根部或剥取树皮,除净泥土、杂质,切段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近光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开展,树干广圆锥形。叶交互对生或近对生,排成2列,厚革质,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5-9cm,宽1.5-2.8cm,无中脉而有多数并列细脉,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先端渐窄,基部楔形,向下窄成柄状。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常分枝,单生叶腋,长1.8-2.5cm,梗较粗短;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种子球形,直径1.2-1.5cm,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cm,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先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花期3-4月,种于10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散生于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根皮含16-羟基罗汉松内酯(16-hydroxy-podolide),2,3-二氢-16-羟基罗汉松内酯(2,3-dihydro-16-hydrox-ypodolide),2β,3β-环氧罗汉松内酯(2β,3β-epoxypodolide),2,3-二氢罗汉松内酯(2,3-dihvdropodolide),2,3-去氢-16-羟基竹柏内酯(2,3-dehydro-l6-hydroxynagilactone)F, 竹柏内酯(nagilac-tone)I,16-羟基竹柏内酯(16-hydroxynagilactone) E,2α-羟基竹柏内酯(2α-hydroxyagilactone)F,竹帕内酯(nagilactone)E,l-去氧-2, 3-去氢竹柏内酯(1-deoxy-2,3-dehydronagilactone)A,1-去氧竹柏内酯(1-deoxynagilactone) A,2,3-去氢竹柏内酯(2,3-de-hydronagilactone)A,19-羟基陶塔酚(19-hydroxytotarol),陶塔二酚(totaradiol),4β-羧基-19-去甲陶塔酚(4β-carboxy-19-norto-tarol),陶塔酚(totarol),柳杉酚(sugiol)。茎皮含竹柏内酯C、D、I、J,16-羟基竹柏内酯E。 种子含竹柏内酯 A、B,15-甲氧碳基竹柏内酯(15-methoxy-carbonylnagilctone)D,l-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1-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A,表塞氏罗汉松素(episellowin),竹柏内酯甙B(即竹柏内酯A-1-β-D-葡萄糖甙)(nagilactcoide B),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穗花杉双黄酮-4',4,7,7-四甲醚(a-mentoflavone-4',4,7,7-tetramethylether),乙基-β-D-吡喃葡萄糖甙(ethyl-β-D-pyranoglucoside),竹柏内酯C,3β-羟基竹柏内酯(3β-hydroxynagilactone)A,15-羟基竹柏内酯(15-hydroxynagi-lactone)D,竹柏内酯甙A,1-去氧-2β,3β-环氧竹柏内酯A(1-deoxy-2β,3β-epoxynagilactone A),1-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A(1-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 A),柳杉酚,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蔗糖(sucrose)等。

【药理作用】从竹柏根皮中分离出的化合物2α-羟基竹柏内酯F在12种微生物试验中,只抑制了啤酒糖酵母菌的生长,其MIC(最低抑菌浓度)为800μg/ml。从竹柏种子分离得到的竹柏内酯A、1-去氧-2β,3β-环氧竹柏内酯A、1-去氧-2α-羟基竹柏内酯A、竹柏内酯苷A等成分,前三种化合物在10μg/ml时对白血病细胞P388的抑制率分别为73%,88.5%及97.4%;竹柏内酯苷A却无作用。生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萜双内酯化合物的羟基被酰化或苷化后即失活,提示羟基是构成活性的重要部分,14-C的构象与活性有关,A环环氧开环并导入卤素原子无助提高抗肿瘤活性。

【性味】淡;涩;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