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肿节风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拼音名】Zhǒnɡ Jié Fēnɡ

【别名】观音茶、接骨木、九节风、驳节茶、鸭脚节、山牛膝、珍珠兰、九节草、野靛、九节茶、学士茶、接骨丹、接骨草、接骨金粟兰、铜脚灵仙、九节兰、节骨茶、接骨莲、竹茶。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andra glabra (Thunb.)Makai[Chloranthus glaber(Thunb.)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珊瑚 常绿半灌木,高50-150cm。茎数枝丛生,绿色,节部明显膨大。叶对生;叶柄长0.5-1.5cm,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叶片草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外形,长6-17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无毛。穗状花序顶生,分枝,连总花便长1.5-4cm;苞片三角形;花黄绿色;雄蕊1,肉质,棒状至圆柱状,花药2室,生于药隔上部之两侧,侧向或有时内向;雌蕊1,由1心皮组成;子房球形或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直径3-4mm,熟时亮红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性状】
性状鉴别 全株长 40-150cm。主根粗短,直径l-2cm,支根甚多,长而坚韧。茎圆柱形,直径约0.5cm,多分枝,节部膨大;表面深绿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粗茎有稀疏分布的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谈棕色,边缘纤维状,中央具棕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叶柄长0.5-1cm,软硬,基部合生抱茎;叶片薄革质,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表面光滑,上面棕色或灰绿色,下面色较淡,边缘具粗锯齿,齿尖有黑褐色腺体,叶脉在两面均隆起。枝端常有棕色的穗状花序,多分校。气微香,味微辛。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外侧有2-3列厚角细胞,内侧为7-10列薄壁细胞,有少数油细胞和含鞣质细胞散在;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多边形至类圆形,纹孔明显。韧皮部外侧纤维束呈新月形,壁厚,木化,每束纤维两侧常有1-4个切向延长的大形厚壁细胞;韧皮部狭窄;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多为管胞,径向排列。初生射线宽4-5列细胞,次生射线宽1-2列细胞。髓大,有少数鞣质细胞散在,有时可见大形石细胞单个或成群存在;老茎髓部中心常中空。
叶横切面:表皮外被厚用质层,下表皮可见气孔。栅栏组织细胞1列,细胞短小,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有少数油细胞散在。主脉向上方略隆起,向下方突出,上下表皮内侧有l-2列厚角细胞;维管束1-2个,外韧型,其内、外侧均有发达的纤维群,纤维壁厚,木化;石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单个或成群分布于薄壁组织中。

【化学成份】全株含左旋类没药素甲(istanbulin A),异秦皮定(isofraxiden),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黄酮甙及香豆精衍生物事。此外,还含 0.15%-0.20%的挥发油。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锌粉少许和0.5%氯化铵溶液2滴,微火加热至干,在试管口盖以一小片在5%对二甲氨基本甲醛和20%三氯乙酸苯溶液中浸润过的滤纸,继续微火加热约lmin,滤纸显粉红色至紫色圆斑。(检查琥珀酸及延胡索酸)(2)取本品粉末少许,加乙醇0.5ml,置水浴中微热,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燥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显亮蓝色荧光,氨熏后,显黄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性味】苦;辛;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炎;争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胆囊炎;脓肿;口腔炎;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制剂】肿节风片、肿节风注射液、血康口服液。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