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认识

竹节参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出处】1.竹节参载于《科学的民间药草》,但早在清代《纲目拾遗》中即载有昭参,谓:浙产台温山中。出一种竹节三七,色白如僵蚕,每条上有凹痕如臼,云此种血症良药。2.并引《宦游笔记》云:人参三七以形圆而味甘如人参者为真,其长形者乃昭参水三七之属,尚欠分晰也。3.又引沈学士云:竹节三七,即昭参,解酲第一,有中酒者,嚼少许,立时即解。可见‘昭参’条下所载的竹节三七即为本种。

【拼音名】Zhú Jié Shēn

【别名】土参、土精、血参、竹节三七、甜七、竹根七、、竹节人参、竹鞭三七、罗汉三七、竹节七、竹七、萝卜七、白三七、水三七、明七、野三七、鸡头七、野田七、、蜈蚣七、七叶子、大竹根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ponicus C.A.Mey.[P,pseu-do-ginseng Wall,var.japonicus(C .A .Mey.)Hoo et Tseng]
采收和储藏:9-10月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或更高。根茎横卧,呈竹鞭状,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cm;小叶通常5,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5-18cm,宽2-6.5cm,先端渐尖,稀长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重锯齿,上面叶脉无毛或疏生刚毛,下面无毛或疏生密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花50-80朵或更多,总花梗长12-20cm,无毛或有疏短柔毛;花小,淡绿色,小花梗长约10mm;花萼绿色,先端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长卵形,覆瓦状排列;雄蕊5,花丝较花瓣短;子房下位,2-5室,花柱2-5,中部以下连合,上部分离,果时外弯。核果状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直径5-7mm。种子2-5,白色,三角状长卵形,长约4.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600m的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
1.性状鉴别: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0.8-2.5cm,节密集,节间长0.8-2cm,每节上方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硬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微香,味苦、微甜。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2.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数列。皮层稍宽;有少数分泌道;径向44-97μm,切向约至200μm。维管束外韧型,环状排列,形成层成环。有的韧皮部中有少数分泌道。木质部束略作2-4股性放射状排列,有时单行排列,导管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至70μm;木纤维常1-4束,有的纤维束旁有较大的木化厚壁细胞。中央有髓。本品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草酸钙簇晶,直径17-70μm,并含淀粉粒。

【化学成份】根茎含竹节人参皂甙(chikusetsu-saponin)Ⅲ、Ⅳ、Ⅴ、,人参皂甙(ginsenoside)Rd、Re、Rg1、Rg2,三七皂甙R2(notoginsenoside R2),伪人参皂甙F11(pseudo-ginsenoside F11),竹节人参皂甙Ⅴ的甲酯(methyl ester of chikusetsu-saponin Ⅴ),其他5种皂甙:齐墩果酸-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醛酸甙[oleanolic acid-3-O-β-D-(6'-methylester)-glucuronopyranoside],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齐墩果酸-3-O-[β-D-(6'-甲酯)-吡喃葡萄糖醛酸基]-28-O-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3-O-[β-D-(6'-methylester),glucuro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ide},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竹节人参煎剂10g(生药)/kg灌胃,1-3天内连用3次,对大鼠蛋清、甲醛或右旋糖酐引起的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皮下埋藏棉球引起的肉芽肿形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炎机理研究,竹节人参对去肾上腺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鼠灌胃竹节人参煎剂10g(生药)/kg,每日1次,1天或连续7天,均不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豚鼠灌胃10g(生药)/kg,每日1次,连续5天,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无明显的影响,表明竹节人参不具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而引起抗炎作用。
2.延缓衰老作用:竹节参总皂甙323μg/ml时,对正常大鼠肺匀浆自发过氧化脂质生成有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10μg/ml能抑制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肺微粒体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竹节参总皂甙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加强,对羟自由基(·OH)亦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为羟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的3.2倍。脯氨酸羟化成羟脯氨酸,机体衰老过程,因供氧不足,影响脯氨酸的羟化过程,造成胶原中羟脯氨酸含量降低。竹节参总皂甙0.824%(生药中含量为8%),每次灌胃15ml/kg,每日1次,连续30天,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增加10.4%。竹节人参多糖能激活网状内皮系统。
3.降血糖作用:竹节人参所含齐墩果烷系皂甙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
4.毒性:竹节人参40g(生药)/kg灌胃,小鼠出现短时安静,活动减少,食欲略减。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2g,加醋酐2ml,置水浴加热2min,滤过。取滤液2ml,沿管壁缓缓滴加硫酸2-4滴,在两液接界处显红紫色。(检查皂甙)(2)取竹节参粉末2g,按:珠儿参条所述方法进行薄层色谱试验。在365nm紫外光下检视,重型节参根和根茎的色谱可见7个色斑,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荧光色斑。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成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本品为扁圆形的厚片,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周边灰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致密的皱纹及明显的结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气微,味苦、微甜。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倒经;崩漏;外伤出血;症瘕;瘀血经闭;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

【注意】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2.《中药志》:无虚无瘀者不宜。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