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肝(胆)病证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眩晕(含脑性眩晕、耳性眩晕、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中毒性眩晕、眼原性眩晕、神经官能症、头部外伤性等眩晕)
 
    眩晕是指以视物眼花发黑,头晕旋转,站立不稳,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自觉天翻地覆,屋字颠倒为特点,且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的一种病证。古称:眩冒、头眩、旋运、头风眩等。
 
    应急治疗
 
    眩晕病机复杂,证候较多。临床上以肝阳上亢、肝阳化风或血脉瘀阻为多见。
 
    1.平肝熄风:病人如血压增高,须作降压处理。可口服脑立清,10粒/次,3次/日;复方罗布麻片,2—3片/次,3次/日。经上述处理血压不降,症状未能改善,可予心痛定1Omg,含化,或1Omg/次3次/日。
 
    2.活血化瘀:适用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以川芎嗪16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吸氧:可给予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
 
    内疗辨治
 
    外感风寒型眩晕
 
    [病因] 多由新感风寒外束,致使络脉满而经脉虚,故眩晕发病较急。
 
    [症状] 以眩晕,恶风或恶寒,头痛,无汗为证候特点。伴有周身拘急,项强,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 祛风散寒。
 
    [主方] 外感风寒型眩晕方。
 
    外感暑湿型眩晕
 
    [病因] 暑为阳邪,其性属火,火性炎上,湿邪为阴,其性粘滞重浊。如外感暑湿之邪,火性上扰,湿重酸困,故见眩晕。
 
    [症状] 以头晕目眩,头胀,头重为征候特点。伴有症状:①如外感以暑邪为主则心烦口渴,口干口苦,汗多,视物不清,小便黄。②如外感湿邪偏重则头重如裹,遇阴雨天则周身重滞不适。暑邪舌苔黄腻,脉滑数或虚大而芤。湿邪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清暑祛湿。
 
    [主方] 外感暑湿型眩晕方。
 
    痰湿中阻型眩晕
 
    [病因] 多由肺脾肾功能失调,水失运化,加上寒热或火气等因素,煎熬形成痰湿,痰湿上逆头部,蒙闭清窍,则发眩晕,头昏头重。
 
    [症状] 以眩晕,头昏头重,胸脘痞闷,呕吐痰涎为证候特点。伴有恶心欲吐,嗜睡多眠,疲倦气短,饮食不香,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 燥湿、化痰、和中。
 
    [主方] 痰湿中阻型眩晕方。
 
    气血亏虚型眩晕
 
    [病因] 多由烦劳过度,耗伤气血。或大病之后,损伤气血。或失血之后,气随血亡。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腐熟水谷以生化气血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不能上荣于脑,脑失所养。气血亏虚,故而眩晕,甚则晕倒。
 
    [症状] 以眩晕(甚则晕倒),动则加剧,劳累即发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白,发色不泽,唇甲淡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不香,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主方] 气血亏虚型眩晕方。
 
    中气不足型眩晕
 
    [病因] 劳倦过度,可损伤脾气,导致中气不足。气为血帅,中气不足,清阳不展,则血不上荣,故而眩晕。
 
    [症状] 以眩晕,倦怠乏力,少气懒言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脘满闷,或有腹胀,饮食不香,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虚弱。
 
    [治法] 益气健脾。
 
    [主方] 中气不足型眩晕方。
 
    肝阳上亢型眩晕(高血压病)
 
    [病因] 多是平素阳盛之体,肝阳易亢。或肾阴素亏,不能养肝,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因情志所伤,长期忧郁恼怒,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暗耗肝阴,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致眩晕。
 
    [症状] 以头晕目眩,甚则头昏头胀痛,常因烦劳或恼怒而诱发或加重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潮红,急躁易怒,耳内鸣响,少寐多梦,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数或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主方] 肝阳上亢型眩晕(高血压病)方。
 
    肾精不足型眩晕
 
    [病因] 肾精又称肾阴,脑髓有赖于肾精的不断生化。若肾脏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出现眩晕。
 
    [症状] 以眩晕,腰膝酸软,不耐劳累为证候特点。伴有精神萎靡,记忆减退,五心烦热,耳鸣,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舌质红,脉弦细。
 
    [治法] 滋阴补肾。
 
    [主方] 肾精不足型眩晕方。
 
    命门火衰型眩晕
 
    [病因] 肾阳虚衰,又名命门火衰。由于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或因劳损过度,下元亏损等原因,均可导致肾阳虚衰。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由于’肾阳不足,以致不能生髓充脑,脑髓失养,故而眩晕。
 
    [症状] 以眩晕,自觉头脑如空,畏寒怕冷,四肢不温为证候特点。伴有少气懒言,倦怠欲寐,梦扰纷纭,面肢浮肿,舌淡苔薄,脉沉细而迟。
 
    [治法] 补肾助阳。
 
    [主方] 命门火衰型眩晕方。
 
    血瘀气滞型眩晕(脑震荡症)
 
    [病因] 外伤头痛,瘀血内阻,气亦停滞,血瘀气滞,血络受阻,则气血不能畅行,气血不能滋养脑髓,故头昏胀痛眩晕。
 
    [症状] 以头部有外伤史,眩晕,头昏胀痛,下午或夜间尤痛而眩为证候特点。伴有精神萎靡,健忘,思维行动迟钝,舌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
 
    [治法] 活血,祛瘀,行气。
 
    [主方] 血瘀气滞型眩晕(脑震荡症)方。
 
    名家经验学说
 
    李用粹
 
    (眩晕用药)外邪痰火主以二陈汤加天麻、蔓荆子等,挟风加荆防,挟寒加藁本、细辛,挟暑加香薷藿香,挟湿加苍术厚朴,挟火加山栀黄芩。气虚主以四君子汤。气陷主以补中益气汤。血虚主以人参养荣汤。肾虚主以鹿茸肾气丸。阳气久虚,遇寒必冒者,桂附八味丸。相火妄动,遇劳必眩者加减消遥散。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