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汗证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汗证(含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病之汗证)
 
    汗证,是指不因外界影响(如天气炎热、劳动或运动、衣被过厚等因素)而汗液外溢的一种病理现象。
 
    汗液外溢,它是一个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篇所讨论的系指单独以汗出为主症的汗证而著述。
 
    内疗辨治
 
    肺气不足型汗证
 
    [病因] 由于素体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或盗汗。
 
    [症状] 以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固表,佐以敛汗。
 
    [主方] 玉屏风散加味。
 
    营卫不和型汗证
 
    [病因] 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以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症状] 以汗出恶风,时寒时热为证候特点,伴有周身酸楚不适,手足多汗,半身或某些局部出汗,舌质淡红,苔白薄,脉缓。
 
    [治法] 调和营卫,固表止汗。
 
    [主方] 桂枝汤加减。
 
    心血不足型汗证
 
    [病因] 由于平素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可导致心血不足。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心液不藏而外泄,引起盗汗或自汗。
 
    [症状] 以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为证候特点。伴见面色无华,神疲气短,舌质淡,脉细。
 
    [治法] 补血养心。
 
    [主方] 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型汗证
 
    [病因] 多由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
 
    [症状] 以夜寐盗汗(或有自汗),潮热颧红为证候特点。伴有五心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固表。
 
    [主方] 当归六黄汤加减。
 
    肝脾湿热型汗证
 
    [病因] 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症状] 以蒸蒸汗出而粘,或衣服染黄,以下肢为多,面赤烘热,烦躁、口苦为证候特点。伴有阴囊热厥湿痒,或手足心热有汗,饮食不香,小便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泄热,健脾化湿。
 
    [主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
 
    心肾阳虚型汗证
 
    [病因] 多由素体阳虚,久病不愈;或劳损过度,下元亏损;年老体弱,心肾阳衰。肾为诸阳之本,心为君火之脏,阳虚证严重者均表现为心肾阳虚衰,阳虚不能卫外,腠理不固,津液外泄,则常自汗或盗汗。
 
    [症状] 以自汗或盗汗,身寒汗冷,汗后心下悸为证候特点。伴有面唇淡白,背部与足部尤其畏冷,腰酸腿软,小便频数(夜尿多)而色清,舌质淡,舌体胖润,少苔或无苔,脉象沉细。
 
    [治法] 补阳益气。
 
    [主方] 芪附汤加味。
 
    心阴不足型汗证
 
    [病因] 多由生化乏源、失血、过度劳神,导致阴血不足而阳无所依附,遂虚热内生,逼津外泄,故有汗出。
 
    [症状] 以盗汗(或自汗)、心胸汗出尤多,心悸怔忡为证候特点。伴有五心烦热,或有午后低热,易惊、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补心阴、清虚热、安心神。
 
    [主方] 补心丹加减。
 
    胃热郁蒸型汗证
 
    [病因] 多因热邪人里,或多食辛辣厚味,或肝火犯胃,遂成胃热内蕴,郁蒸于中焦;阳明中焦统领营卫,多气多血,若中焦热郁内蒸,则腠理开,汗热蒸蒸自出。
 
    [症状] 以蒸蒸自汗,或头额汗出,多在吃饭时出现,口渴、口臭、大便秘结为证候特点。伴有身热、烦躁,小便闭涩,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法] 清胃热,滋阴液。
 
    [主方] 玉女煎加减。
 
    痰饮内动型汗证
 
    [病因] 多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影n向津液的正常敷布与运行,使其聚而成湿,变而为痰、为饮。痰饮内阻,阴阳痞膈,上下不通,津液不得下行,阳气上蒸,则津液从头部渗泄而出。故痰饮内动之汗证,多见头汗出。
 
    [症状] 以自汗或头汗出,多冷汗,头眩呕逆为证候特点。伴有发热,胸腹满痛,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 理气降痰。
 
    [主方] 理气降痰汤加减。
 
    瘀血阻滞型汗证
 
    [病因] 多由血行不畅,凝滞为瘀,阻于局部,以致阴阳升降失调,津行受阻,故从局部渗出而为汗出。
 
    [症状] 以头部或半身汗出,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舌紫有瘀斑为证候特点。伴有胸腹烦满作痛,目睛晕黄,脉涩。
 
    [治法] 活血、祛瘀、止汗。
 
    [主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
 
    阳气亡脱型汗证
 
    [病因] 多由热证汗出不止,或由阳虚证积渐而致,阳随汗泄,故而阳气亡脱,冷汗淋漓。
 
    [症状] 以冷汗淋漓,肢厥为证候特点。伴有面色灰白,口鼻气冷,脉微细欲绝。
 
    [治法] 回阳救脱,益气止汗。
 
    [主方]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