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民族医药

蒙医正骨学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正骨学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界,特别是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业的经验总结,也是蒙医学丰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人民由于放牧、狩猎等生产、生活特点,经常发生从马上跌下,从高处附落而造成骨折、脱位、脑震荡等外伤事故。因此,很早就有了较原始而独特的民间正骨治疗方法,如前臂骨往内开放骨折,则往外牵拉;若往外开放骨折,则往内牵拉,复位后,腋下垫物包扎前臂或用“充气皮桶”进行复位。又如对闭合性骨折,交叉复位后,用煮在肉汤里的毡子或木板作压垫固定,或者把温血与鲜奶混合搅拌,涂在患处。固定、包扎松紧要适度,对骨伤病人注意增补牛奶、牛羊肉、山兔肉和炒米等饮食。并用药物配合治疗加快骨折愈合。对年老者宜补酒;青壮年宜补酸奶;年幼者宜补奶油。除用手法正复外,在关节部及受伤局部用蛇蛋花宝石按压止痛止血,用青铜镜、圆形银镘或银杯进行按摩以舒筋活血,对颅骨、肋骨等的凹陷型骨折,用拔罐提骨法复平;把沙、盐放锅内炒热,尔后装入布袋内,置于伤处外 伤肢,以利恢复关节功能。对脊柱骨折,采用两腿上吊牵引法复位。对四肢骨折用牛皮、马、驼之长骨及黄羊、野兔腿骨作夹板和兔子毛、绵羊绒毛、幼小兽类的皮油鞣革等作压垫固定。对骨折的畸形愈合,则用酸马奶、奶酒及羊皮色布苏等,使骨折部位变得柔软,尔后进行闭合折骨,再行正复。特别是对脑震荡之以“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理论为指导的独特疗法,疗效显著。

明代末期,蒙医正骨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出很多著名正骨学家,其中具有代表性者有元朝时期的达齐、忽秦必烈等,他们在《世医得效方》、《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等医著中写进了很多具有蒙古特 色的整骨方法。还有清代之绰尔、伊桑阿等。1788年,淖尔济莫尔根在北京曾为俄国留学生讲授正骨手法。由此,蒙古正骨手法流传于国外。清代,正骨朴者开始用冰块施麻后再行正复。清肛科尔沁有名正骨医那仁阿柏(1770~1855)的正骨术更是独具一格,因其医术高超,曾被誉为“有仙女般灵巧手的神医”。他教其子说:“正骨医之双手,为正骨器械中最为高贵者。”那仁阿柏去蕊后,清政府为纪念这一代名基,曾为其修建陵墓和立白石碑。那仁阿柏之子达日玛也行医多年,擅长于利用伤者的咳嗽动作正复肋骨骨折,对畸形愈合的骨折,则进行先折骨后正复等手法。达日玛之子玛沙(1889~1969),行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正骨经验,系统地总结了祖传正骨技术,创造了正骨十种手法,十四种喷酒按摩法、罨法、夹板固定法及功能锻炼法等。

蒙医正骨术具有方法简便,器械简单,费力少,治愈快等特点。它以蒙医学理论为指导,以手法整复为主,辅以蒙药治疗既不同于中医骨伤学科,也有别于现代医学。在诊断上,实行望、问、切三诊,通过观察病人,询问病史和检查受伤部位,并结合X线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依断。治疗方法可概括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沙袋挟挤,白酒按摩,对症下药,调节饮食,功能锻炼等。在复位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复合折端。在固定上,做到符合力学原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小夹板固定。选用长、短、宽、窄适度既于又轻的柳木等材制作各种型号的小夹板,选厚薄适度的毡子、皮毛等作压垫。即形成一种三点挤压伤部的杠杆固定法。另一种方法是沙袋挟挤法。即布袋里装上沙子,放在伤肢两侧向内挟挤 。它起到按需所动,固定牢靠,稳定折处的作用。加速骨折的愈合。在按摩上,用白酒、青铜镜分三期进行按摩。骨折初期采取化瘀活血生新法;中期用补益肝肾接骨法;后期用强筋壮骨复原法。在用药上,以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施治为基础,调理气血为主,重点在治血和黄水。以达到治愈骨折的目的。在饮食上,宜增加炒米、黄瓜、黄豆、牛羊软骨、肝肾和羊髓骨汤等食物,以补肝肾,养气血,和营接骨。在功能上,实行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锻炼原则,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