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栽培

高效肉桂皮再生技术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自1993年4月以来,先后在四会市江林镇进行了肉桂树剥皮再生的试验研究,终于探索出高效的肉桂皮再生技术,并进行了药效成分的分析,经大面积试验和示范,结果效益显著。目前此技术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专家鉴定,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剥皮方法

在剥皮前进行园圃清理,选择栽培3年以上、最好是5年以上,树体健康的肉桂树,用芽接刀于主干大分叉以下约10cm处向下纵割至离地约10cm,然后在切口上、下端各环割一圈,切割深度要达木质部。再从切口上端往下将树皮撬起,向一侧撕开,完整地剥下一圈。剥皮后要向茎干表面喷洒“桂皮再生剂”,之后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2~3层(不要超过3层),并用塑料绳将薄膜上、下端绑紧。要在正常剥皮季节,即清明后20天内剥皮,且不能选择雨天进行剥皮,否则容易发生霉菌污染,不利于新皮再生。如5月份以后进行剥皮,则桂皮不容易剥离,而且会严重伤树,并易受到污染,导致新皮再生不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整个剥皮操作过程中,手不要接触剥皮后的茎干表面,以免造成损伤。剥皮一周后,茎干表面就会出现分散的愈伤组织。此后,愈伤组织会逐渐向周边扩散展开并连成一片,其表面发生栓质化。1个月后,再生新皮可基本上长满茎干表面,呈淡黄绿色。此时要解开包裹的塑料薄膜,以便加快再生新皮的栓质化。6个月后,可见再生新皮明显增厚,厚度超过原生皮,但其颜色明显较为浅淡,而且表面分布有大而明显突起的皮孔,因此新皮表面会粗糙不平。2年后,再生新皮颜色会与原生皮颜色很接近,但其表面仍有明显的皮孔突起。3年后,再生新皮与原生皮比较差别已基本不明显,只是略显粗糙。大面积种植的结果表明,环剥后植株的再生率超过80%,解决了过去采用砍树剥皮的方法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再生新皮挥发油含量测定

据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的测定,1年生再生新皮虽然结构完整,但是由于韧皮部较薄,油细胞未发育成熟,挥发油含量很少,口尝味淡,甜辣味不明显;2年生再生皮已有明显的甜辣味,其挥发油含量达到0.7%左右,接近或超过6年生原生皮挥发油含量;3年生再生皮挥发油含量高达0.9%,有浓烈的甜辣味,其含油量大大超过6年生原生皮。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新皮的发育成熟,挥发油含量逐渐提高,3年生再生皮已经生理成熟,可再行剥皮。斑点分析也表明,再生皮与原生皮的成分没有明显差异,都具有18个斑点;气相色谱分析亦证明,3年生再生皮的主要有效成分桂皮醛的含量已达到或超过6年生原生皮。以上结果充分说明,虽然3年生再生皮的皮龄较短,但是由于树龄长(达8年),次生物的积累加快,故挥发油含量及其它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

过去,桂皮生产一直采用砍树剥皮的方法,砍树当年可在树桩上萌发新枝,但新枝在前两年生长量小,一般要经过4~5年的生长才能再次剥皮,而且前3年不能采其叶蒸油,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且不高。采用剥皮再生技术,3年后可再次剥皮,提前1~2年产出桂皮并提高了产量,而且第一次剥皮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均可采叶蒸油,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广州中医药大学徐鸿华教授认为,肉桂皮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做到剥皮不砍树,保护肉桂资源,实现桂皮增产和增加采叶蒸油次数,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防止由于砍树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