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栽培

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取得进展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九五”以来科技部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列为重中之重项目,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目前,“九五”立项的课题已经全部通过验收,“十五”立项的课题计划近期全部验收完毕。科技部对中药材规范化重点支持

“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作为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于1999年启动,“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在攻关计划中拨款5900万 元,重点支持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国家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建设、优质中成药的现代化国际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两个五年计划共 支持120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研究。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成绩斐然

首先,国家投入带动了地方和企业投入。国家“九五”期间拨款1895万元支持中药材种植研究,占中药现 代化总经费的32%%,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8018万元。“十五”期间国家投入2163万元,占中医药现代化总经费的21.6%,带动地方及企业投入 9393万元。

其次,加快了我国中药材GAP的实施,提高了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产量。在科技部和省市科技厅的组织下,各承担单位组织精干力量投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

第三,一些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江苏射阳县洋马镇通过品比试验,确定“小星菊”作为洋马菊花的代表,通过采用无公害规范化新技术和统一加工,使洋马菊花品质大幅度提高,年产值超千万元。

第四,积极探讨基地运行机制。在已验收的16个课题74个品种中,大致分为5种模式:集团公司直接运作模式;公司投资承包管理模式;公司+农户模式;私营企业运作模式;政府组织下农户为主体模式。

第五,部分研究成果显著,示范作用明显。首批示范研究课题的共同点是实施时间短、工作量大,但经过课题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的努力,绝大部分课题都完成了研究任务,有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

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意义深远

调动了地方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个体药农的积极性,为农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贡献,为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通过国家认证的品种绝大部分是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如丹参、三七、人参、西洋参、山茱萸、附子等等。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药材的生产带有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很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都带有区域特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培养了一批从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专业队伍,推动药用植物栽培学科的发展。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重新组建药用植物栽培学的队伍,参与到“中药材 规范化种植研究”中。在已验收的十五个省或自治区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上,基本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从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专业队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有利于中药走向世界。日本、韩国、美国等一直关注着中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建设,日本的制药公司也计划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生产的中药材入手,进行研究中药的有效性和开发现代药物。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药材的有序生产。通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的实施,使企业需求的中药材取之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生产的中药材,供求关系趋向平衡,避免“多了砍,少了赶”等挫伤药农生产药材的积极性的后果。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的实施促进了中药材研究与开发运行新机制的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几种模式,从验收的结果来看:凡与企业结合的,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目前存在的问题

缺乏共性和特性质量评价标准:在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全过程中,栽培技术措施的好坏都应以产量和质量来衡量和评价,但 目前实际操作有相当的困难。中药材种质保护和种质创新问题虽然得到重视,但工作力度不够:由于大多数药用植物栽培历史不长,保留着很多野生性状。病虫害防 治研究比较薄弱: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大问题,某些情况下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对中药材的产量与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各课题组对此问题 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药种类选择与使用量上依据GAP的要求作了一些规定,但未系统开展中药材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对中药 材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用植物栽培中的生态原理研究不足: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具体栽培措施的制定,需要依据各种药用植物生理特性、生态学原理来进 行,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属于一个多学科系统工程,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虽然 目前对规范化种植给予足够重视,仍然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农药使用问题:大部分基地对病虫害防治注意到了不使用剧毒农药, 在品种选择、用量等方面均作了具体规定。但个别基地由于病虫害防治方面技术基础差,仍使用高毒农药或有残毒的农药。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目前部分专题研究与企业结合不够,因此,各课题组仍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

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工作的思考

建议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生产的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质量评价 平台”,重新评价已制定的SOP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已经验收的重点品种需要继续支持以便深入研究,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 植方法学的研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中药材品种选育问题应引起更广泛的重视,因此,建议采取以“选”为主,以 “育”为辅,“选”、“育”兼顾的策略;在现有农家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筛选、纯化、比较后,确定优良品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建立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研究, 建立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技术平台,应在符合GAP要求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保护利用天敌的群落生态学应用基础研究和 开展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制,对目前必须要用化学农药的,要求制订出安全使用建议标准。大力提倡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联合共同承担研究项目依托有工作基 础的科研单位或高等院校联合申报课题,共同承担研究项目。"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