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药材栽培

五倍子栽培技术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五倍子栽培技术

(一)概述

别名倍子、木附子、百虫仑、文蛤等。

为漆树科漆树属植物盐肤子(Rhus chinensis Mill.),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其寄主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等树叶和叶柄上形成的虫瘿。以虫瘿入药,敛肺、涩肠、止血、解毒。主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外伤出血。皮肤湿疹、肿毒、疮疖、睫毛倒卷等症。现代临床用于治糖尿病、鞘膜积液和痔疮等症。五倍子用途广,资源少,除供药用外,尚广泛用于石油、机械、航空、化工、轻工、国防等工业,并大量出口,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出口创汇商品之一,供不应求,国际市场每年需要数千万千克,而我国每年只生产400万千克,很难满足需要。国家医药管理局已把五倍子列为近几年内重点发展的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必须把握时机,积极发展。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广西、湖南、河南、甘肃、广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山西等地。

(二)植物特性

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又名五倍子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00~1000厘米。树皮灰褐色,有赤褐色斑点。小枝黄褐色,有无数的皮孔及三角形叶痕。小枝、叶轴和花序密被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基部膨大,叶柄有狭翅,有小叶7~13片;小叶互生,无柄,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都圆或楔形,边缘有钝锯齿;叶面略被毛,叶背密被短柔毛。树枝或叶轴、叶柄上常有小虫瘿。圆锥花序顶生,开白色小花。核果扁球形,有毛,熟时成微紫红色或橙红色,外被白粉,有咸味。花期6~7月,果实成熟期7~8月。

从盐肤木上寄生形成的五倍子虫瘿称角倍。其性状呈不规则的囊状,有若干瘤突起或角状分枝,表面黄棕色至发棕色,有灰白色软滑的绒毛,破碎后,则见中心为空洞,有黑褐色五倍子蚜虫的尸体及白色的外皮和粉状的排泄物。破折面角质样,质坚脆,气特异,味涩而有收敛性。

(三)生长特性

盐肤木喜温暖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砂质壤士和黏壤土均可栽培。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本种的寄主植物为盐肤木。当早春盐肤木树萌发幼芽时,蚜虫的春季迁移蚜(越冬幼蚜羽化后的有翅胎生雌虫),便在叶芽上产生有性的雌雄无翅蚜虫,经交配后产生无翅单性雌虫,称为干母。干母侵入树的幼嫩组织,逐步形成多角的虫瘿。干母在成瘿期间,旺盛地营单性生殖,在虫瘿中产生许多幼虫,于9~10月间,逐渐形成有翅的成虫,称为秋季迁移蚜。此时虫瘿自然爆裂,秋季迁移蚜便从虫瘿中飞出,到另一寄主茶盏苔(Mnium vesicatum Besch.)及其同属植物上,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幼小蚜虫。此种幼芽固定在寄主的茎上,分泌蜡质,包围整个虫体,形成白色的球状茧而越冬;至第二年春天,越冬幼蚜在茧内成长为有翅成虫,即春季迁移蚜,又飞到盐肤木上进行繁殖。

2.栽植

在选好整平的地上,于春秋开沟条播,覆土0.5~0.6厘米。如温度为18~22℃,有足够湿度,15天左右出苗。苗出齐后,应当间苗、中耕除草和施肥。培育小苗长高到25厘米左右时即可于春季雨天或秋季移栽。产区多选挖株高在100~200厘米的大苗或野生苗进行集约连片栽种,这样当年即有收益。

3.田间管理

(1)放养倍蚜虫

五倍子是倍蚜虫寄生在寄主漆树科植物叶组织内形成的虫瘿长大而成的,盐肤木(五倍子树)是否结倍或产倍多少,关键就在于有无倍蚜虫的产生。蚜虫少产倍即少,无虫则不结倍,这是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人工培育,放养倍蚜虫是五倍子增产的首要环节。所以,对于栽植后久不结倍或结倍不多的树,应人为地补充自然界蚜虫不足或因越冬冻害损失过大的缺陷。方法是待自然爆裂的倍子有羽蚜虫飞出时,用毛笔轻轻扫下放入事先培育成活的尖叶细枝赤齿藓内让其自生自长。对刚捕入的应盖纱布蒙住,以免蚜虫飞走,20天后即可揭去,如发现藓叶焦尖干黄,可适当加盖稻草等覆盖物以保安全过冬。待翌年春2月中、下旬,倍蚜即飞迁上树集瘿结倍。

(2)采倍留种,做好树形修剪

过早采摘倍子,会降低产量和质量,一般应把握有5%的倍子爆裂(蚜虫羽化)时及时采收。采倍时需每株树留1~2个大倍作虫种,让其自行爆裂,使倍蚜飞到赤齿苔藤上越冬,促进次年多结倍。采倍时,还应结合对老、弱、病残枝进行一次修剪,当年新生枝只剪去1/3,经整形剪枝后可促进倍树坏形增枝,多枝多倍即可增产。

4.病虫害防治

危害倍树的主要病害有炭疽、黑斑病。症状是技尖变黑、枯萎和树身出现黑斑点。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以防病菌传染;用25%的代森按乳油或25%的多菌灵粉剂加水配成500倍液于晴天午后喷雾,每隔10天喷1次,以控制蔓延。

对于宽肩象、天牛、食叶象等害虫可用杀螟松乳油加水配成500倍液喷雾,或用乐果乳油和敌敌畏乳剂配成1:1:500倍液涂刷虫害蛀孔及喷雾。

(五)采收加工

五倍子应注意适时采收。在原有野生或栽培的各种五倍子树上,每年倍蚜虫从2~3月在树枝幼嫩组织上开始营瘿后,一般约经4~7个月即成熟,肚倍通常于6月间采摘,角倍在9-10月采摘。当寄生在盐肤木上的五倍子蚜虫形成的虫瘿由青转为黄褐色时即应采摘,若过期则虫疫开裂,影响质量和产量。采摘后用沸水煮或蒸3~5分钟至外表成灰色,杀死内部之虫,晒干即成。用硬蔑包或篾席包装;置干燥处贮藏,防压碎及潮湿。

产品质量:五倍子以无枝秆、倍花(即未长成的五倍子)为合格;以个大,完整,色灰褐,纯净者为优。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