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和识别食物的过程中,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药草,在毒性反应过后,却治好了某些病痛,而发明了能治病的药草,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而写的。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砭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金针医疗工具。

二、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约在公元前5-3世纪,即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代完成,产生了我国医学最早的一部医书――“内经”。“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无数医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归纳主要的论点:

(一)《内经》从整体观念出发,用朴素的唯物论,即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作为说理工具,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

(二)记载了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诊察疾病的独特方法。

(三)在疾病防治上提倡预防,早期治疗,主张“治未病”。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强调人身是一个整体。

(四)在临证上,确立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总之,“内经”代表了当时我国医学的巨大成就,并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经”一书引起世界许多国家医学家的重视,部分内容相继译成日、英、德、法等国文字。

在公元前2世纪,便已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该书除载有药物365种(内有重复的18种,实得药物347种)外,并总结和肯定了有关药物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从而奠定了我国药物学的基础。例如,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性(此外尚有平性),将药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45-219年),认真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理论,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专著的重大贡献在于:①提出了运用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特别提出了六经辨证。②发展了方剂学,共363余方,配伍十分严谨,药味精练,疗效显著,至今仍为医家所喜用。③在病因和发病学上,提出了经络受邪入脏腑论点和血瘀、房室、外伤三因学说。从而使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使祖国医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这一时期还涌现出象谆于意、华佗(公元141-208)等有名的医家。特别是华佗,他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手术。反映了我国医学于公元二世纪时,在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已有相当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据记载他可以做三种手术:①施行剖腹扩创;②刮骨疗毒;③脑外科等手术。他还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三、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从公元3-10世纪,即我国隋唐时期,医药学有了全面的发展,在脉学、病因、证候、临床治疗学等方面。出现了不少专著。如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十卷,进一步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系统化。对于病源的探讨和证候的描述,到隋代已取得相当成就。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总结了晋魏以来的医疗和成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书中记述绦虫病,认为是吃不熟的肉类所致,患漆疮与人体的过敏体质有关,患某些传染病是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致;患麻风病有初、中、晚三期之分等内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进一步提高。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他的学术思想在他的两部巨著中有明确记载:

(一)《千金要方》共30卷,包括临床各科、诊断、治疗针灸,食疗以及预防、卫生等各个方面。在这些记述中,有很多宝贵经验,如避瘟方中多采用雄黄,朱砂作消毒药品,治痢用白头翁、苦参、黄连等。该书首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关于妇、儿病的特殊论述很详。他第一个把妇、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来。

(二)《千金翼方》其内容以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疼痛等记述尤为突出。该本收载了800多种药物,并对其中200种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记述,补充了许多治疗方法,以备临床应用。书中还记载了印度等外来的医学知识,表现了我国人民善于吸收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

金元时代战争频繁,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医学产生了各家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

1.刘完素(公元1110-1200)金时河北省河间县人,人称刘河间。刘氏提出“降火益水说”。主张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皆从火化。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提倡火热学说。提出的治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用药多属寒凉,故人称他为“寒凉派”。他的代表著作有《素部玄机原病式》。

2.张子和(公元1156-1228)金时河南人,提出“邪去正安说”。他认为病邪来自外,或从内生,均须祛邪为主,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张氏在治疗上善于运用汗、吐、下三法,尤其注重下法,故人称之为“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

3.李东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时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主张脾胃健全、则不易生病,既是生了病也易于治好,发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有《脾胃论》等。

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时浙江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因而在治疗上注意滋阴,后人称之为“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等。

清代医学成就,主要是温病学说,他们总结了几百年来治疗热性病的经验,著成《温病条辨》、《温热条辨》《温热经纬》、《温证论治》等书。这些著作对温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论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弥补了“伤寒论”的不足,对我国劳动人民健康起了重大作用。叶天士(公元1667-1746),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虚怀若谷,曾先后跟十七位老师学医,集众人之长,自成一家,人称宗师,著有《临证指南》等,对于温病的理论和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与他同时和在他以后的有薜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人,后人称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明清时期,药物学有了突出的发展。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兼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撰成《本草纲目》一书,共25卷,总为16部,60类。载药1892种,附方11.096条。李时珍亲自上山采药,接近群众、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请教,调查了许多药用植物,动物的生长形态,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历时二十七年,以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考查的研究方法,总结了明清以前的药物知识,写出了这本驰名中外的伟大著作。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这部书后来传到日本、欧洲,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多种文字。李时珍被尊为世界四大科学家之一。

四、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

针灸来源于石器的发明,最早使用的是砭石和石针。石针是古代针刺的原始工具,发明了金属,才出现了金属针。我国第一部针灸书是“灵枢”,这本书成于战国时期。

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著针灸专书《甲乙经》,总结了前人和本人的实践经验,阐述经络理论,明确穴位和位置,并详述疾病针灸取穴等。可称为第二次总结性的针灸专著。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在总结前人针灸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考定了明堂图经络孔穴,并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刻有十四经的经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学习和运用针灸学有很大贡献。这尊铜人孔穴模型,在八国联国入侵时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掠走,现仍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针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一向为群众所喜用,因而能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

五、中国医学在国际上的交流和贡献

(一)中医学在国际上的交流

中医学远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开始,公元562年,明堂图等古典书籍便传入日本,成为日本针灸学的先导,特别是隋唐时代,中国医学成为亚洲医学中心。如朝鲜在公元541年至693年,置博士教授中国医学;公元608年日本派遣很多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医学,并带回去很多中国的医学书籍。唐代高僧鉴真,应邀至日本传授中国医药技术,日本人尊之为药王。

同时,在阿拉伯国家,由于大量采用了中国医学,使中世纪的阿拉伯的医学得到了显著的进步,成为以后欧洲医学发展基础。如十一世纪中东医学家阿维森拉的名著《医典》一书中,在脉学和药物学部分,有很多是中国医学的内容。

(二)中医学对世界医学的贡献:

炼丹术(制药化学)的贡献:我国炼丹术最早的记载,当推东汉魏伯阳,他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炼丹史上现存最古的文献。到了晋代葛洪(公元284-364),炼丹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葛洪所著《抱朴子》这部书里,可以看出葛洪当时作了许多化学实验。例如用丹砂长烧变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可见硫汞制水银在公元二世纪就有了详细记载,书中还记载了以猪油作基础剂制成水银软膏,治疗疥癣等病。而欧洲医学在十世纪巴尔德,才有水银与油脂的记载。由于世界炼丹术导源于我国,因而祖国医学在一些化学药品的临床应用上,远远走在世界医学的前列。葛洪的炼丹术,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他的著作,有的部分已被译成英文、法文、流行于世界各国,对世界化学工业,其中包括制药化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他还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写了《肘后救卒方》,由于疗效好,又具备“验、便、廉”的选方原则,受到了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

免疫学上的巨大贡献:现代医学的免疫学,一般认为是从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Jenne)氏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开始的,其实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据记载早在十六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发明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其具体方法有: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等。17世纪中叶已推广至全国,成为世界医学在免疫学方面的先驱。1688年以后,俄国派人来我国学习种痘。然后由俄国传至土耳其。在土耳其运用了三十年后,于1717年英国派人到土耳其学会了种痘,在英国运用中国的人痘接种法、普遍地预防天花。施行了八十年之后,于1796年才由英国医生琴纳氏在人痘接种法的基础上,改进成为牛痘接种法。人痘接种法是我国医学对世界医学的又一伟大贡献。

六、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中医学的影响以及建国以来中医学的发展

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不但不予重视,相反的成为被消灭的对象,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洋奴买办阶级的歧视、排斥、打击和迫害,极大地阻碍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全国解放以来,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在党的“团结中西医”、“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指示下,在中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祖国医学得到了新生和蓬勃发展。不管在临床治疗方面,或卫生防疫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对人民保健事业起了巨大作用。例如对“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脑性疟疾”、心血管疾病、肿瘤等急重危难病证的治疗,取得了突出的疗效。获国家二等发明奖的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疾治愈率达98%以上。青黛中分离出的靛玉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而且使用安全。又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是从1958年开始的,目前天津医院对各部位骨折的治疗,约90%都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做到了基本上不用石膏,对前臂、肘、踝部位的骨折,基本上不用开刀;对已感染的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基本上不用截肢,骨折治疗中的合并症基本消失,骨折愈合时间比过去缩短了3/1~2/1。针刺麻醉是解放后我国医务人员,在针刺镇痛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为外科手术麻醉开辟了一条新路。迄今已做针麻手术600多万例,成功率达到87.3%,特别是对甲状腺手术效果最好。对于心脏手术、肺叶切除、胃、脑手术等都广泛开展起来。特别对体弱、不能用麻药的病人,其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不需麻醉器材和药物)适宜山区、农村、战时使用。

中医中药、针灸针麻、气功、推拿、食疗、抗衰老、舌诊、脉诊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近年来中医、中药、针灸学术的对外交流与日俱增。中医、中药、针灸专家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以及国外学者来访和进修的人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现在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学习研究推广中医临床医学。日本、英国、德国、美国、苏联、朝鲜、泰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四个国家出版中医针灸期刊有68种之多。不少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中医学会和针灸学会。有的国家和地区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中医、中药、针灸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性的中医和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利于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发展。

传统的中医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及至科技界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中医热”、“中药热”、“针灸热”,说明中国传统医药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可以预料,中医学将发展成为一门属于全人类的、开放型的应用性医学。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