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章

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二是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三是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中医的哲学方法即上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演绎、模拟、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以,比较完整而简要的基本概念应当称: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互相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其阴阳属性,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宇宙中一切事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杂”和“相和”而化生的。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即是指木火土金水等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五行各自的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行相生 生即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递相资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

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隔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之间的递相克制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五行相乘 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

五行相侮 侮,亦为欺侮、欺凌之义。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徴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第二章

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血是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体;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自然界的清气,又称天气,它依赖肺的呼吸功能而进入人体,并同体内之气在肺内不断的交换,实行吐故纳新,参与人体气的生成。

水谷精气,又称谷气,水谷精微,是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总之,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①物质来源充足,既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充足;②脏腑功能正常,即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以、降、出、入形式运动的气,只有在相对协调平衡状态下,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气机调畅”是对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当气的运动失去了这种平衡时,人的生命活动就要出现异常而成为病理状态,既“气机失调”。

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时,称作“气机不畅”;气的运动受阻较甚,在某些局部发生淤滞不通时,称作“气滞”: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气逆”;下降运动不及,称作“不降”;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作“气陷”;气的外出运动太过,称作“气脱”;出入的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结”、“气郁”,甚则称为“气闭”。

气的运动失调表现在脏腑上可见:肺失宣降,脾气下降,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等。

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生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生成的,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

元气又名原气。所谓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根源于肾的气,包括元阴、元阴之气。

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者谓之宗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上气海”,又名膻中。

营气,是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因其富于营养,故称为营气。由于营气行于脉中,化生为血,营气与血可分而不可离,故常称“营血”。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在外者属于阳,在内者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卫,有“卫护”,“保卫”之义。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行于脉内的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卫气亦来自脾胃运化而生的水谷精微,因其性剽疾滑利,活动力强,流动迅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总之,脏腑之气中,来源于后天者,主要作为脏腑活动之能源;来源于肾中精气者,则对脏腑的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

故营气循十四经运行的道路,实乃历代医家所公认的血行途径。

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推动力和固摄力,推动力是血液循行的动力,具体地体现在心肺及肝的疏泻功能方面。另一方面是固摄的力量,它是保障血液不致外溢的因素,具体的体现在脾统血和肝藏血的功能方面。

血的功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营养(因含有营气),二是滋润(因含有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津与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一般的说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

气为血帅包含着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对气的关系,即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气对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三个方面。

津液对血关系:血汗同源、津血同源。

第三章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包括水谷精微及糟粕)的内脏。

中医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象学说。脏象二字中的“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所谓“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有重要作用,同时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肾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

两点见解是一致的:其一,认为命门是人体生命之根本;其二,认为命门与肾联系密切,是难以分割的。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和胃相为表里。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在体合,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在五行属土;在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在五行属金,在阴阳中属阳中之阴,在人体气和津液的代谢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脏。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泻。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的联系不仅是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于肝胆之间而互为表里,而且肝胆本身也直接相连,肝在五行中属木,在阴阳中为阴中之阳。

心居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衅蕊,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君主之官”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间互相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名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与水液。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为上脘,包括喷门;胃的中部称为中脘,即胃体;胃的下部称为下脘,包括幽门。

胃的生理功能:主受纳、腐熟水谷—“太仓”、“水谷之海”。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的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传导之官。

膀胱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州都之官。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功能: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如果把三焦作为人体躯干内三个部分划分,则膈之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至脐之间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膀胱、小肠和大肠: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中胆即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因为胆排泄的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所以为六腑之一。胆本身并没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生理功能,且藏“精汁”,有“藏”的功能,故又属奇恒之府。

在各脏的关系当中,有三条是五脏所共同的:首先,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中精气的盈亏决定着五脏阴阳的盛衰;其次,脾胃是五脏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旺与衰决定着五脏气血的多少;第三,心是五脏之大主,五脏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

心主血,脾统血。

心行血,肝藏血。

心主神志,肝主疏泻。

心肾相交即水火相济。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各方面。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升降方面。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肝藏血而主疏泻脾统血、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运行和防止出血的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脾阳根于肾阳。

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

脏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脉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即网络之意。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的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筋经、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十二经别。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数无一定的循行路径。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五别络。筋经和皮部。

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

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络”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以营养脏腑组织;联络脏腑器官以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使之协调平衡等方面

手经循行于上肢;足经循行于下肢。阴经属脏,循行于四肢内侧;阳经属腑,循行于四肢外侧。分布于四肢内侧前缘的称太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中间的称厥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后缘的称少阴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前缘的称阳明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中间的称少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后缘的称太阳经。十二经脉据此规律分别命名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头走手;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相接,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胸中→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上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其主要规律,并非气血循行的唯一方式。气血在体内还通过多条途径、多种循行方式运行往复。诸如:营气行于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行运行;卫气行于脉外,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着重于体表的弥漫扩散;又有奇经以溢蓄调节式的经气运行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别,即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身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于四肢的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相为表里的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十二经别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一条,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比较主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分布在肌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

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

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着重于“面”的划分。

皮部的功能主要为抗御外邪、传导病变。

第五章

“形体”指皮、肉、筋、骨、脉称为五体;官窍指耳、目、鼻、口、齿、舌、咽喉、前阴和肛门。

广义的形体,泛指一切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包括头、躯干、肢体、五脏、六腑等有形质可见的组织。

皮有称皮肤,覆盖人体表面,皮肤表面有毛发、汗孔等附属物。皮肤具有防止外邪入侵,调节人体津液代谢与体温,并有一定的辅助呼吸作用。皮肤的纹理和肌腠合称腠理。

按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将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每条经脉濡养一部分皮肤,称为十二皮部。

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腠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即肌纤维间的空隙,理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

肉即肌肉,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肉组织、脂肪和皮下组织。现代所称的肌肉,在中医古籍中称为“分肉”。

分肉的膨大部分称为“ ”;分肉和分肉之间的凹陷称为“溪谷”,其中较小的凹陷称“溪”,较大的凹陷称“谷”。

筋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保护内脏等功能。

全身的筋,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分为十二部分,每一部分接受一条经脉气血的滋养,该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该部的筋当中,使这一部分成为该经脉的“经筋”。

官是指机体上有特定功能的器官,如耳、目、鼻、咽喉、皆称为官;窍即孔窍、苗窍的意思,即内脏与外界交通的窗口。

第六章

所谓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

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的病因。外感病因包括六淫、疠气等。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因。所谓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所谓内伤病因是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包括七情、过劳、过逸、饮食失宜等。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若将七情分属于五脏,则可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称为五志。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方面。

过逸是指过度安逸,即长期不参加劳动,又不进行体育锻炼。过度安逸,即有好逸恶劳成性者,又有生活起居失常者,还有对养病缺乏正确认识而休息太过者。

饮食失宜包括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偏食三个方面。

这种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称为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也称继发性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可分为“水湿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

水湿痰饮同源而异流,分之为四,合之为一,他们都是人体的津液在输布和排泄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于体内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因而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而湿乃水液弥散侵渍于人体组织中状态,其形质不如痰饮和水明显。由于水湿痰饮均为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因而许多情况下水、湿、痰、饮并不能截然分开,故常常统称“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等。

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不能正常循行,它即指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

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伤和雷击伤等。

所谓药邪是指用药不当造成疾病的一种致病因素。

所谓医过是指医生的过失。

第七章

发病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与复发等),这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但概括来说,又不外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损害和正气抗损害这样两个方面的矛盾斗争过程。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一般说来,邪气即包括六淫、疠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有时也包含着机体内部继发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痰饮、瘀血、宿食、内湿等等。

正邪相搏,前人又称之为“真邪相搏”、“真邪相攻”、“真邪分争”等。它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抗邪和邪气损正的矛盾斗争关系。

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简称为“正”。正气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脾胃滋养全身的功能;肾中精气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卫气的护卫肌表和驱邪外出的能力;经络系统调节机能平衡的生理功能等;均属于正气的范畴。

影响发病的因素很多,除致病邪气外,自然与社会环境、体质因素、情志因素、饮食营养与锻炼等均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邪气的性质、强弱和致病途径不同,人的体质和正气的强弱也各有差异,因此在发病的形式上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类型。概括起来大致包括感邪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六种发病类型。

第八章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亦即疾病作用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 ,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

中医病机学说的特点,主要表现于根据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象理论,一般多是把局部病理变化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通过脏腑组织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来探讨疾病的发展传变规律,从而形成了注重整体联系的病理观。

中医病机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和层次:①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以及津液代谢失常等,②系统病机,包括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等),经络病机、脏腑病机、形体病机、官窍病机等,③症状发生机理,包括全身症状和各系统病变常见症状之发生机理;以及病变的传变等几部分。

机体对于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损害作用,都是以邪正盛衰和脏腑经络等组织的阴阳、气血及津液代谢等的失调或障碍或虚损等为基本规律发生病理反应的。

传变,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

疾病过程,概括起来两方面:一是精、气、血、津液等各类物质不同程度的虚实盈亏变化;二是人体脏腑经络等机能的异常改变。

疾病的传变:病位传变、寒热传变与虚实传变。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治则是辨证施治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主要环节,它对于中医临床各科病症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基本治则而言,主要讨论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驱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治脏腑、三因制宜等内容。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