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笔记小说中的宋代女医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因信奉陆放翁所言“功夫在诗外”,所以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笔者常常喜欢搜寻并阅读一些与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历代笔记小说,于是也自然得到了几许乐趣,几多收获。历代笔记小说中大量的篇幅是关于当世名医的记载,而其中的女性却寥若晨星,所幸的是,笔者在一些宋代的笔记小说中,找到了几位女性名医的记载,今铺衍如下。

在宋代《夷坚志·支乙·卷五》中,作者洪迈记载了一位善治痈疽的女外科医生——张小娘子。她本是秀州也就是今天浙江嘉兴一名张姓外科医生的妻子,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女外科医生。苏州章县丞的祖母年过七旬疽发于背,章县丞于是就邀请张小娘子来为其医治。张小娘子先把痈疽挑破,然后用浅碗把这些流出来的脓液秽物盛贮起来,令其自然沉淀,发现沉淀下来的东西颜色红如丹砂,她就对章县丞说:“这种痈疽是由于长期服食丹药中毒而引起的,病情十分凶险,怕是治不好了。”他的祖母在房中听到后,对章县丞说:“她说的对呀,我年轻时在你家,你爷爷每次服食丹药时,都得让我们陪他服一粒,天长日久,积少成多,就种下了今天的这个祸根!这时候谈后悔也是来不及了的啊。”后来,这位章县丞的祖母果然因为这个病而去世了。

在周密的《齐东野语》卷十八中,也同样记载了一位精艺绝妙的女医邢氏。她是南宋绍熙年间人,当时的阁门官韩平原将要出差,邀请她来为自己诊脉,看自己的身体能否顺利的完成这次旅行。邢氏诊脉后,认为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需要担忧的是他夫人的身体。果然不出邢氏所料,几个月后,韩妻就病故了。当时还有一个叫朱胜非的丞相,他的儿媳妇病了,也邀请邢氏来为其诊治。邢氏看过以后,说这是小病,不吃药也会好的,但她却不能怀孕,一旦怀孕将必死无疑。全家人都不相信,认为她危言耸听,毫无根据。可后来的情况却如邢氏所言,这女子怀孕后不久也病故了。作者周密就评价她说:“余谓古今名医多矣,未有察夫脉而知妻死,未孕而知产亡者。呜呼,神矣哉!”

此外,洪迈的《夷坚志》中还记载了一位懂按摩的会稽萧山民女武元照;江休复的《江邻几杂志》记录了一位“灯焰烧指针疗诸疾,多效于用针者”的京师巫医张氏。这些都是笔记小说中的宋代女医形象,她们就像伟大中医药文化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朵小花,虽然纤细弱小,甚至不很起眼,但依然在历史的角落里,散发着自己无尽的幽香。

值得注意的是,缘何宋代以后无女医?最起码没有关于女医的记载?

众所周知,封建理学产生于南宋末年,经过短暂的元朝异族统治,发展到明清两代特别是清朝时期,对人性的压抑尤其是对妇女的禁锢衍化得更加变本加厉,妇女的社会地位很低,“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要说抛头露面地去当一个女医生为人治病,就算是学习一门技术也被人视作离经叛道,不安本分,因而自然也就没有女医存在了。即便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出头,作为统治地位的男性出于“规则”的需要也是不会为她们作传的。现在好了,我们有许多的女医生、女专家正在为人民大众的健康事业尽心服务,这也是巾帼英雄半边天的价值所在,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心存感激并珍视这种幸福。"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