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耳迈失灵的故事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休假期间,朋友大菊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无奈的故事。

两个月前,大菊陪好友娜娜到北京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找一位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咨询,看她是否应该接受哈尔滨一位医生的建议,做心脏手术。

专家看过娜娜的病历后说,从现在的检查结果上看,应该没有做手术的必要。但专家也提示,娜娜在哈尔滨的许多检查都不是新的,不足以反映娜娜当前的状况。如果要提供更准确的意见,还需再做一次磁共振检查。但磁共振检查在该院不能做,而要到另一家可资源共享的三甲医院去做。医生说,那家医院比较远,和我们这里正好是个大对角。娜娜有些累了,不想再跑,但大菊说,咱们几千里的距离都过来了,这十几公里算什么啊?只要能让医生做出准确的结论,咱们就算不白跑。于是,大菊把娜娜送回宾馆休息,自己到另一家医院去办预约手续,检查时间约在第二天上午10点。

第二天,两个人9点半就到了那家医院的磁共振检查室外。可是等到10点半才轮到娜娜进去。透过半开的门,大菊看见工作人员递给娜娜一个耳迈,娜娜戴好耳迈,躺到检查的床上。操作人员走到床前问娜娜:“能听见我说话吗?”娜娜点点头。这时,厚厚的门被关上了。大菊坐在检查室外的长椅上,隐约听见医生“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的指令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渐渐地,操作员的声音也听不见了,但检查室的门仍然紧闭着。大菊的心有些慌起来:是不是娜娜这两天跑累了,会不会昏过去了,还是犯病了……正想着,她又听见了“吸气——呼气”的指令,这才把一颗心放下了。可是这声音重复了一阵之后,又听不见了。看看表,娜娜已经进去一个半小时了。大菊又有些着急,就问旁边等待检查的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总是这么慢吗?”一个看起来挺有经验的中年人说:“通常不这么慢。不过今天的检查好像都很慢,前面那个女同志也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出来呢。也许今天医生检查得特别细。”听人这样说,大菊的心又宽了些。

终于,检查室的门打开了,大菊一个箭步跨到门口,迎着有些懵懂的娜娜问:“你没事吧?怎么人家老是让你‘吸气——呼气’的?”娜娜的一句回答让大菊懵了:“什么吸气——呼气,我什么也没听见啊。”再一看,里面几个年轻的医生正拿着娜娜的片子在轻声议论着什么。大菊当即拉着娜娜来到操作间门口:“医生,你们说的‘吸气——呼气’她根本没听见,这对检查结果会不会有影响啊?”几个年轻人露出了如梦方醒的表情:“我说今天怎么这么不清楚呢。原来什么也没听见。”然后很轻松地说:“当然会影响检查结果。你们再找医生开个单子,重约一次吧。”大菊态度和缓地说:“我们从哈尔滨来找医生会诊,没有时间再作预约了。而且有一个问题需要商量:重做一次的费用该由谁来付呢?”不想一个年轻的医生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商量的!我们已经把片子出了,重做的费用当然由你们自己负责。”又转向娜娜大声说:“我不是问你能不能听见我说话吗?你不是回答能听见吗?”娜娜急得直抹眼泪:“您走到我跟前来问我能不能听见,我当然能听见了。您也没告诉我是在测耳迈啊。”这时大菊注意到控制室里的一扇门开了,一个中年医生探出头来看了一会儿,但并没有插手这里的争端的意思,随即又把门关上了。而这时那几个年轻医生正在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劝解着娜娜:“您快别哭了。我们也很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您自己没听懂我们的指令,才使这个片子这么不清楚。重做检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您应该抓紧时间去找医生,免得影响您的治疗。再说您总站在这儿哭,也影响我们工作啊。”大菊把娜娜拉到身后,愤怒地反问:“您怎么忍心责怪她呢?明明是你们工作的失误,反而要把责任往她的身上推。”几个医生不干了:“你怎么证明是我们的失误?”于是双方开始争论不休,一方说是娜娜没听懂医生的意思,一方说是医院的设备有问题、工作有失误,结果越争越激烈,引得在走廊上等待检查的患者也涌进了检查室。最后在大菊的强烈要求下,一个医生请一位患者帮助测试娜娜刚刚用过的耳迈,结果证实它确实是失灵了。直到这时,一个年轻的医生才从那扇紧闭的门里请出了那位中年医生,这时大菊才知道他是这里的主任。这个主任看了看娜娜的磁共振片子,又敲了敲那副失灵的耳迈,轻声说,“换一副耳迈,安排她们下午重做一个吧。”至此,这场争端总算有了一个结果,而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

第二天,大菊和娜娜带着新拍的片子找到那位专家。专家非常满意这次检查的结果,明确告诉娜娜“不必做手术了。”

故事到这总算结局完满,但听故事的人却感慨良多:

医疗资源共享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节省医疗机构的人力财力,也可为患者减少重复检查的费用。但这样一家以治疗心脏病闻名的医院,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到此求医。而他们带来的病历及检查资料一定是不能“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患者发到十几公里外的别家医院去做检查,究竟是为他们减轻了负担呢,还是给他们添了乱?经济条件好的人可以打出租车,但也要忍受交通堵塞的困扰,经济条件差的人则不得不在公共汽车上颠簸几十公里,赶上夏季的“桑拿”天,会不会有人没等检查结果出来就犯病了?

医疗设备的管理及操作应该是有严格的规范的。每天应诊前,医生是否应该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测,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什么这家三甲医院的耳迈会在患者接受检查的时候失灵?在开始测试耳迈时,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是否应立即更换耳迈?即使要到患者面前测试,是否应该明确告诉患者耳迈的用途,而不是跑到患者面前提一些意义含混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画面不清晰之后,是否应该及时查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反复操作,致使检查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多数患者都能给予理解和谅解,但前提必须是有关人员和机构都能有一个坦诚、负责的态度。像这样在患者提出置疑后,在已经意识到是辅助设备故障、工作失误之后,有关医务人员依然百般推卸责任并试图把损失转嫁给患者,如何能够得到患者的谅解?如何能够建立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那位发现问题后却置身事外的主任的态度,则不只反映了他个人管理水平的低下,而且暴露出他职业道德上的严重欠缺。患者当然会认为那些年轻医生的做法是他纵容的结果。

大菊的不满很多、问题很多。但愿不断深化的医疗体制改革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愿这份满意来得早些,再早些。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