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古代医家的行医招牌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广告触目皆是,目不暇接。它既为商家扩大影响,带来了效益,也为消费者增加信息,带来了便利。有趣的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中,不乏行医招牌、招贴一类的广告,颇有特色,读起来兴味盎然。

最早的行医招牌大概是以模型实物作为行医的“招幌”,如葫芦、串铃、鱼符等,它们都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葫芦自从汉代壶公在市井悬壶卖药,便不仅作为装药的器具,而且也成为中医的代名词。店堂门口只须挂个葫芦,人们便自然会进去就医抓药。串铃又名虎撑,传说唐代医家孙思邈为虎取喉中之刺,以之支撑虎口,后演变成为走方医的标志和象征。而鱼符是用石片或木头雕成的鱼形幌子,门挂双鱼寓有太极阴阳鱼之意,鱼又谐“愈”之意;鱼不分昼夜总是睁着双眼,悬挂鱼符也意味着药店不分昼夜为患者服务。

有的医家及其后代把皇帝的赐物作为招牌予以炫耀。如宋代丹徒张元圭,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任太医院御监。宋高宗太子有疳疾,经元圭治愈,赐金蛤蟆一个。后嗣以医著名,悬金蛤蟆于门上,俗称“张蛤蟆”。同代医家陈沂,字素庵,精妇科,曾疗高宗妃吴氏危疾,得赐宫扇。其后代不忘君惠,刻木为扇以为荣,上书“宋赐宫扇南渡世医”八字列门前,以为招牌,人称“陈木扇”。明代医家李信,世精儿科,专疗婴孩。其宋代祖先尝于宫中诊病愈疾,被赐金钟,故门悬金钟为号,人称“金钟李氏”。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不仅描绘了北宋开封城的繁华景象,而且还绘有与医药招贴有关的画面。如有两个儿科诊所,一处门前挂了一个编织的挑子,上书“专治小儿科”,另一处门前竖有“小儿科”的招牌;而“赵太丞家”门前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书有“治病兼售生熟药”;再有一处药铺,招牌上“本堂兼制应症煎剂”八字依稀可辨。这决不是艺术家的虚构,我们可以从同时期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得到佐证。该书记载,汴京的马行街北有金紫医官药铺、李家口齿咽喉药铺、柏郎中家医小儿、任家产科及香药铺,抱慈寺街有百草园药铺等。这与《清明上河图》所绘制的景况极其吻合,说明画中之景皆有生活原型,真实可信。

但亦有因招牌自取其辱的。南宋医家王继先世业医,其祖父居京师,以黑虎丹自名,因号“黑虎王家”。而其弟子王泾学艺不精,妄自尊大,惹人诟病。据宋代叶绍翁《四朝文件录》记载:“王泾亦颇宗继先,术亦有奇验。然用药多孟浪。高宗居北宫,苦脾疾,泾误用泻药,竟至大渐。孝宗欲戮之市朝,宪圣(高宗后)以为恐自此医者不敢进药,止命天府杖其背,黥海山。……后放还,居天街,犹揭榜于门曰:‘四朝御诊王防御’。有轻薄子以小楮帖其旁云:‘本家兼施泻药’。王惭甚。”

清代医家傅山,字青主,学识渊博,工时文书画,尤精医学。其于太原古晋阳城中立牌“卫生堂药铺”,写有“行医招贴”最为完备,云:“世传儒医,西村傅氏,善疗男女杂症,兼理外感内伤。专去眼疾头风,能止心痛寒嗽。除年深坚固之沉积,破日久闭结之滞瘀。不妊者亦胎,难生者易产。顿起沉疴,永消烦苦;滋补元气,益寿延年。诸疮内脱,尤愚所长,不发空言,见诸实效;令人三十年安稳无恙,所谓无病第一利益也。凡欲诊脉调治者,向省南门铁匠巷元通观阁东问之。”招贴中论及了傅氏医学渊源、诊所地址、诊治范围,内容详尽,效验显著。说明青主不仅精于妇科,而且擅长内、外、儿、眼科,对预防医学、老年医学亦有研究。这为当时的黎民百姓诊病问疾提供了方便,也给后世亦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医史资料,对于考证傅氏医学著作的真伪亦提供了客观依据。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