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龟龄集, 医道合一话渊源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龟龄集是我国最早的中药复方升炼剂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有着“丹药”的所有特征,而且作为道家思想精萃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了与道家息息相关的渊源关系。

道家思想当萌芽于商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到战国方士广求仙采药时开始盛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仅多次派遗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访药,而且,广求术士从事丹砂和诸药的升炼变化工作,以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从而开始了道家服丹成仙的先河。

医道与仙道,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凡学仙者,皆当知医。因而,《素问》《灵枢》既为医家之祖,黄帝也为道家之祖。其后,《肘后方》作者葛洪,《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千金方》作者孙思邈皆道门中之铮铮者。在求仙得道的同时,一批延年益寿之方藉此产生。

道教中第一部讲炼丹的书是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人称它为“万古丹经王”。公元二世纪东汉末期,左慈、葛玄等医药学家开始了炼丹术的研究,《后汉书·左慈传》记载,左慈,先事曹操,又谒刘表,复见孙策,但都恶其幻术惑众,然终无法加害,后入霍山炼九转丹,遂成仙去。葛玄,性喜老庄之道,不愿仕进,遇左慈,授以九丹金液仙经及炼炁保形之术,遂谢绝人事,专炼九转金丹,三年丹成。可见当时丹药的炼制已有了一定的成就。到魏晋、南北朝时,葛洪、陶弘景等名医继承前人理论,总结历史经验,创造性地将炼丹术纳入医学范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葛洪为葛玄之侄孙,从葛玄弟子郑隐受炼丹术,又博览群书,精通医学。陶弘景,南朝齐、梁时的道教学者、医学家、药物学家。葛洪、陶弘景仙学渊于一派,不仅对道教思想有所发扬光大,而且将医道融合,通过五行术变化及外丹炉火,创造出许多祛病养身的药方,“老群益寿散”就是其成果之一。

《道藏》是我国道经、道书的一部大总集,包括了明代以前道教中的绝大部分经典。从魏伯阳到陶弘景,历代道家名流的思想和著述都有记载和收录。“老君益寿散”亦在其列。此外,道藏还有两种节本,一者为宋代的《云笈七笺》,一者为明嘉庆年间蒋元庭所编的《正统道藏》。其中,《云笈七笺》为北宋张君房等人根据《天宫宝藏》编纂而成,全书一百二十二卷,完全是北宋道藏的雏形,“老君益寿散”也在所辑内容之中。其中所节录的经典原本,有些到后来已失传,所以它的存古之功不可埋没。

龟龄集是明代方士邵元节和其他医学家合作,在《云笈七笺》中老君益寿散处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而成。所以现在说龟龄集源于《云笈七笺》,其原因当始于此。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