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试论民歌诗词中的医学现象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民歌诗词,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在中国,民歌与诗词,分为两类,合是一家,两者都是人民创作的带有韵文的作品。

民歌诗词与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密切的,歌诗词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日记,它不可能把关系人类生老病死的健康问题排除在外,不可能不反映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重要内容来。打开有文字记载的历代民歌诗词一看,果然贴满了与人类健康长寿有关的印花。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何妨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扁和到门前”。这是白居易的诗,他说的睡眠生理与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的关系,简直就是医学专家的语气。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陆游的诗,他说的食粥的益处和从中反映出的食疗思想,至今看来还是进步的。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难。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这是郁达夫的诗,他对人生中年健康危机和中年人心理的剖析,非常切合实际且具有远见性。

“山歌不唱忘记多,大路不走草成窝。快刀不磨黄锈起,胸膛不挺背要驼”。这是湖北民歌唱的,他说的锻炼与健康的关系、驼背与挺胸的关系,如今看来也是经验之谈。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水可陶情,花可融愁”。这是吴西逸的曲,他对水和花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认识,是非常超前的大卫生观……像这类说药论病、说防论治、从生理说到病理、从健身说到康复的与健康长寿有关的民歌诗词,比比皆是,岂能说这是诗人们在随口开河?

更可贵的是,我国古今民歌诗词中还有许多直接运用民歌诗词治疗疾病的内容,把民歌诗词作为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唐代诗人李欣“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欢”的话,说的是民歌诗词治病的事;枚乘《七发》中吴客不用“药石针刺灸疗”,而用“要言妙道”治愈楚太子疾病的记述,也是这一道理。

陆游为头痛不愈和忧愁难解之疾开出的处方是:“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能醒然”,“闲吟可是治愁药,一展吴笺万事忘”。

苏东坡开出的养生方更妙:“正当逛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他的处方只有两味药,“笑”和“看诗”。

杜甫也当过诗医生,当得知一位客人罹病时,他说:“诵吾诗可疗之”。于是,客人就反复朗诵“予璋髑髅血模糊,手持掷还崔大夫”之句,果然疾病得愈。还有一位患失眠症的落第秀才向杜甫问道,杜甫仍以诗为方,送诗一首,让他一边读一边实践。诗中写道:“长馋长馋白木柄,我生托予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秀才按照他的要求,边采药边吟诗,道理明白了,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身体健壮了,失眠症也痊愈了。

祖国医学认为,吟诗是一种气功锻炼,由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朗诵引发的深呼吸运动,能起到气归丹田的作用,以达到“精神内守”的效果。《黄帝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民歌诗词有如此好的效果,病岂有不愈者!如果再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辨证施唱、辨证施吟,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有针对性的民歌诗词进行歌唱吟咏,达到令抑郁者振奋、令亢奋者安定、令焦虑者平静、令多猜者解疑的效果,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今国外,运用“诗疗”治病的风气比中国还盛,甚至把它当成对一些疾病治疗的特效“药物”。在意大利的一些药店里,不少优秀的诗作被华美包装后作为“保健品”或“药品”出售,并且还附有“作用用途”、“用法”、“禁忌”的说明书。如美国诗人朗弗罗的《生之赞歌》,被贴上了治疗抑郁症的标签;英国诗人济慈的《睡去》,被写上了治疗失眠症的用场等。一些药厂和医院还专门邀请诗人创作能够治疗疾病的诗篇,根据病人的病情写出有针对性的“诗处方”来。

日本学者对吟咏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个人读、集体读、领诵、合诵、低吟、高声朗诵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治疗相关类型的疾病。如高血压患者的朗诵方式,是低吟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咳喘患音的朗诵方式,是拉长语调吟咏描写高山流水的诗篇;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朗诵方式,是高声朗诵具有激情的诗篇等。

一些学者还对运用这种疗法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包括正确的姿势、标准的声音、合理的时段安排等。真正能够按要求去做的,就能起到作一套健身操的作用,对调节大脑的兴奋抑制过程、加速血液循环、活跃新陈代谢、改善不良情绪、增强抗病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从而使人的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

概言之,民歌诗词中确实包含着诸多与健康长寿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内容,可作为对医学科学的丰富和学科内容的延伸。当然,健康长寿在这里已不是“机体不生病”这个传统的概念,而是“机体不生病+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社会状态的综合”这个比较现代的概念。在这一概念内,生存环境、生态平衡、生活质量、职业防护、防灾减灾、家庭关系、交际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的内容都包含其中,是大卫生观下的健康长寿。

“诗言志,歌咏言”。民歌诗词中所包含的与人类健康长寿相关的内容和其表现出的强烈民族情感,既广阔无限,又深奥无穷。研究它,对丰富祖国医学的内容、发展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都是大有益处的,需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去发挥、去运用。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