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文化

医生 医道 医术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上医医国。”

“医生”这个词现在很少有人推敲,以为就是给人看病的人的称谓。而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医生分为上工、中工、下工,对医生、医道、医术都有许多评论。唐代医家孙思邈甚至要求医生不可杀生求生,就是不用活物治病,以医生为拯治众生者论。“医道”,古指修身、治病的高手,“医术”则泛指治病的科技方法和手段。高明的医术可以治人,高明的医道则可以防患于未然,甚至医病之法就是治国之道。

“取法乎上,始得其中;取法乎中,始得其下。”如果你始终只钻研疗疾小术,不能“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那你永远难以窥知医学堂奥。

仲景《伤寒论原序》自谓“夙尚方术”;唐代王冰编注的《黄帝内经》更以论道开篇,正是让人以养性修真、求索至道为首务。试想,如果人人知道道法自然,病由自作,人人知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那么不仅得病的人会大大减少,而且由于人们有了恬静的心态,肯定会平静地对待社会事物,心平气和地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地球岂非一个好人众多的佛国?也许这正是“上医”们所要追求的社会效应。可惜,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越来越像仲景说的那样“不顾根本,忘躯殉物”;病了,不是“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就是“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医学之悲哀也大矣!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某些社会现实。就学术活动言,当医生们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或临床经验等整理成文,要想发表,还得自己掏什么版面费、印刷费;参加学术论著评奖活动,获奖后还要付奖杯、奖牌等的制作费;一本论著的出版得先买上万元的书号……如此等等,这大概是医生们疏远医道,而去追寻出名早、来钱快的医术的原因吧?我们说,一味要求医生们安贫乐道是不现实的。要想使医生们都能穷索医道和追求文明的而又简单便民的医术,必须在改革医疗医事制度的同时,全面改善医务人员各方面待遇,提倡奖勤罚懒,对那些理论学习有新突破、技术水平有新进展的医护人员实行重奖,而对不学习、不进步的那些人实行降级使用等惩罚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研环境等等。

话似乎扯远了,请欣赏下面的小诗吧:

道术从来总相须,不明医道非真医。

案首伤寒几翻烂,床头素问促多思。

三指堪察浮沉数,一心能断死生机。

何期黎庶同寿域,不忘五运阴阳奇。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