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知识

大蒜外用治疗皮肤科疾病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大蒜为常见药食兼用品,其性温、味辛,具有行气消滞、暖胃健脾、解毒杀虫等功效,临床可用于多种疾病。近年来,将其外用治疗皮肤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寻常疣

取大蒜1瓣~2瓣(紫皮较佳),捣烂,用胶布将疣根基部皮肤遮盖,75%酒精消毒疣体,剪破疣体以见血为好,随即用适量蒜泥贴敷疣体,然后用胶布包盖,一般4天~5天疣体即可脱落,不愈者可再治1次。

寻常疣多者可用隔蒜灸治治疗。一般选较单独、较大粒者2处~3处,或最早出现者。首先用酒精浸润疣体1min~2min,然后用棉签刮去表面角质层,使疣丝充分暴露,放置蒜片或涂鲜蒜蓉汁少许,再将艾炷放在蒜片或蒜蓉上,用火点燃艾炷尖端,使其从上而下燃烧灸之,灸至能忍受为度,一次3炷~5炷,每日2次~3次。每灸一次,用棉签与皮肤成30°角,依次向疣周推之,一般2次~3次能脱落,若仍未脱落者改每天1次,一般一周内脱落。如脱落者是母疣,周围的子疣3个月至半年自行消失或脱落。

2 痈疖

用隔蒜灸法选独大蒜切成薄片,置于痈疖中心部,再用干艾叶搓成条形,外以纸裹,点燃置于蒜片上,在灸的过程中若有严重的灼痛感,可移动蒜片,以患者能忍耐为度,如此反复数次,每次换1蒜片,往往灸1次即可愈。

3 手足癣

用苦参、大蒜、石榴皮各30g,使君子、威灵仙各20g,食醋1000g。上药浸入醋内48h,用文火煮沸,去渣,冷却后待用。临睡前以醋浸泡患处,每日1次,每次15min~20min,7天为一个疗程,浸泡后当晚忌用洗涤剂。另可用大蒜200g,枯矾、桃仁各20g,川椒、苦参、青木香各30g,以大纱布包好,放入盆内,加水适量,经浸泡后置火上煮沸,凉温后去除药渣,将患足放药液中浸泡30min。每日1次,7天为一个疗程。

4 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白癣等

大蒜适量剥去外皮,放在碗内或研钵内捣烂如泥敷于患处,上覆纱布,胶布固定,1周1次。面部及手、足亦可用大蒜切片涂擦,1天3次。治疗体癣、股癣及花斑癣。

紫皮独头大蒜去皮洗净,捣烂成浆,过滤取汁。患者剃头后,用温水肥皂洗头,揩干,由癣区四周向内涂搽大蒜浆汁,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白癣,一般7天~10天见效。

川椒(去籽)25g,紫皮大蒜100g。先将川椒研粉,再与大蒜混合,捣成药泥,装入瓶内备用。用温水浸泡、洗净、擦干患处,再以棉签敷上薄薄一层川椒大蒜泥,用棉球反复揉搓,使药物渗入皮肤,每天1次~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头癣、手足癣、体癣、甲癣。

5 疥疮

独头大蒜捣汁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2次~8次。在用药同时,对病人的内衣被褥及床单反复煮沸消毒处理。

6 斑秃

取成熟的新鲜红皮蒜,去皮,在消毒容器中捣烂取汁,加入甘油,蒜汁与甘油之比为3:2或3:1,拌匀。局部用温水洗涤后外搽本药,每日2次~3次。药物配制后不宜放置过久,涂药勿达健康皮肤,兼服汤剂,药用黄芪、当归、桑椹、黄精、白术、白芍各15g,熟地20g,鸡血藤25g,黑豆30g~50g,随症加减。

7 冻疮

用大蒜1把,辣椒茎60g,陈皮20g。共煎水,趁热浸冻伤处,每日1次,连用3天。治疗10例,效果均满意。

8 蜈蚣咬伤

取独头蒜1枚(新鲜尤佳)剥去蒜衣,切开并以其截面反复擦伤口及其周围2cm~3cm处10min~15min,每1h1次,一般擦治3次~10次即愈。

大蒜用于治疗痈肿、白秃、癣疮、面生疣赘、蛇虫咬伤等多种皮肤科疾病,古代早有记载。现代研究表明,大蒜具有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在体外试验中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杀菌或抑菌活性,如表皮癣菌、毛癣菌、小芽孢癣菌、白色念珠菌等,其抗真菌强度与苯甲酸和山梨酸很近似。大蒜来源广泛,用其外治皮肤科疾病具有简、快、安全、价廉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