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知识

韩国高丽参与国产朝鲜红参的鉴别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关键词:韩国高丽参 国产朝鲜红参 经验鉴别 国药材

人参是比较名贵的补气药,历代医家均言其有“大补元气”之功,药理研究表明:人参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力,调节人体胆固醇代谢,抑制高胆固醇血证的发生,还可加强心脏收缩力,兴奋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刺激造血机能等。其中韩国的“高丽参”由于其种植规范、加工技术独特、性味不温不躁,近年来深得消费者青睐,成为冬令滋补佳品。因此,国内人参加工者纷纷仿效韩国的加工技术,采用国产人参蒸制,喷以人参露及香精,压制成将军肩,做成黄糙皮,其外形与高丽参几乎难辨真假。笔者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总结,并结合植物生境及其加工技术,发现韩国高丽参与国产朝鲜红参还是有一定的性状差别,兹述如下。

根茎(芦头芦碗) 韩国高丽参双芦占多数,国产朝鲜红参以单芦为主。这主要与人参的生长环境有关。韩国种植土壤肥沃,管理规范,栽培科学,容易形成双芦。国产参种植讲收成,土壤养分不足,很难形成双芦。国产朝鲜红参有的看似双芦,其实是在加工时挤压或是再生芦造成的。

韩国高丽参芦头大,有大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边缘无纤维状毛刺,残茎部分去除干净,俗称“油灯盏”,芦碗通常有4个,干燥,纤维性强。国产朝鲜红参也是选用芦头芦碗较大的参来加工,但其少数有切芦痕迹,芦碗边缘具纤维状物或剪切痕边,其实是国产参的残茎部分去除方法粗糙,多数有残茎部分,即所谓的纤维状物,芦碗通常有3个,油润,糖份多。

高丽参的芦与肩之间有一定间隙,无“墩芦”现象,芦头上挺。国产朝鲜红参多数芦头紧缩扭曲形成“墩芦”。

韩国高丽参参体上半部压制成不规则方柱形,肩部宽阔,呈方肩或圆肩,俗称“将军肩”,其溢缩线细浅;国产朝鲜红参压制工艺也在不断改进,虽也能形成宽肩膀。但其溢缩线深,芦茎小,经挤压形成平肩。

表面颜色(皮) 韩国高丽参表面为红棕色至深红色,半透明,肩部环纹细,有的不明显,皮纹细腻,有黄色和红棕色交错的网状不规则纹理,俗称“蟋蟀纹”,表面隐约可见黄色皮壳,俗称“黄马褂”,薄薄浮在表面,大多集中在参体中上部。国产朝鲜红参表面为暗棕色,不透明,肩部环纹较多,纹较粗,纵皱不明显,无黄色皮壳,多为糙皮,是由一层厚厚的栓皮组成,栓皮表面平整无卷曲状,不透明,常显粘液干燥后的光滑表面。

主根与支根(参体与参腿) 韩国高丽参主根粗短,粗细均匀,支根一般为2~3支,粗壮,长度大于或接近主根,红棕色至深红棕色,皮质细腻,半透明。主根呈方棱形,不规则,因包装中参体排列较紧而挤压变形,但容易用手分开单支参,参条排列的上表面基本接近一个平面。国产朝鲜红参主根细长,参体下部多有剪除参腿的痕迹,支根一般为2~4支,上粗下细,形似“老鼠尾”,暗棕色,油润,不透明。主根呈方棱形,形状规则,排列紧密,不容易用手分开,粘性大,参条排列的上表面是两头低,中间高,形成微弧形,俗称“龟背形”。

断面 韩国高丽参断面平坦,红棕色或深棕色,少有黑棕色,有光泽,呈角质。横切片的同心性环纹清晰可见。国产朝鲜红参断面暗棕色,发乌,呈角质,同心性环纹不清晰。

气味 韩国高丽参气微香而特异,并混有红松木香味,气味较淡,味甘,微苦,嚼之较韧。国产朝鲜红参也在不断改进香味,由于是添加香精,其气味较浓,手上会留有余香,香气中偶有焦糖味,味微苦,蒸煮时易化。

生药形态组织 从显微结构比较,二者主根横切面上组织特征无明显差别。如主根周长、皮部长度、维管束个数及树脂道个数都非常接近。

小结 韩国对人参种植长期以来采用轮作的栽培模式,因此它们的土壤为人参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加上其独到的栽培技术使其具有头部肥大,主根和侧根均衡粗壮的特点。我国人参种植业片面追求收成,缺乏对土壤的必要养护,所以国产参与进口参性状上存在很大差异。韩国对高丽参的加工工艺均受国家政策保护,有其独特的工艺配方。国内朝鲜红参的加工技术虽然在不断的改良,但在性状、气味等方面始终无法与进口朝鲜红参完全一致。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