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高级搜索
中药资源

中药图谱 中药故事
中药炮制 药材栽培
药市快讯 中药法规
中药招商 中药产品


中医基础
·基本特点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八纲辨证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方药概论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常用方剂

解表 清热 温里
泻下 消导 祛湿
理气 理血 补益
固涩 开窍 驱虫
镇潜熄风 祛风湿
止咳化痰平喘


  中医知识

两手比较诊脉法初探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脉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病方法。萌芽于先秦战国,经二千多年来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必要手段。《素问.脉要精微论》告诫“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序言中强调“平脉辨证”,在正文中各篇皆以“脉证并治”为题,足见脉诊之重要。但是,由于“脉理精微,其体难明”,“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加之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的普及,脉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不仅影响辨证论治的质量和水平,而且不利于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扬。笔者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四诊合参当以脉诊为中心,望、闻、问诊是脉诊的辅助手段。临证应先切脉,不宜先问诊。未问诊则无先人为主之虞,且一无所知,迫使自己虚心静虑、全神贯注去体察脉象。发现病脉之后,再利用望、闻、问诊来映证、补充和完善,从而取得辨证的依据,确立施治的准则。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是说比较鉴别、通常达变是辨析脉象的最佳方法。许多脉象都是相对的,浮与沉,迟与数,滑与涩,虚与实,长与短,洪与微,紧与缓,弦与濡等等,太过抑或不及,只要一比,自然泾渭分明,了然于指下。因此,两手同时诊脉,便于左右对照比较,不失为简捷明了、行之有效的诊脉方法。
诊脉之初先总按。病人正坐或仰卧,直腕仰掌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诊者左手持其右脉,右手持其左脉,两手同时用相同力度按脉。根据其左右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初步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某些现代疾病通过六脉总按亦可察知。如病人六脉皆洪大而欠柔和,重按两尺而两寸关仍搏指有力,甚至脉体状如绳索,则多患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症。

总按取得初步印象之后即可左右对比按脉。《难经.十九难》曰“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李时珍《濒湖脉学》云“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是说男子阳气偏盛,理应左脉大于右脉,寸脉大于尺脉,女子阴血偏盛,理应右脉大于左脉,尺脉大于寸脉。如此为顺,虽病亦易治疗;反之为逆,治疗多较棘手。如成年男子见两寸弱而两尺滑盛,尤以右尺为著者,多患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多有小便困难、余沥不尽、会阴多汗、腰骶胀痛等症状;成年女子见两寸调和而两尺细涩者,每多月经不调,甚则闭经;其右尺脉微欲绝者,每属宫寒不孕,即使受孕亦难温养,易成死胎。此等疾患,治疗皆费时日,短期难见显效。
左右对比之后即可分部对比按脉。这是进行脏腑辨证的中心环节。两手用相同手指、相同力度分按左右同一部脉(其它两部的手指稍稍抬起),先寸,后关,再按尺,每一部均要举、按、寻,边仔细体察,边左右比较分析,从中发现患病脏腑,抓住病因病机。再以此为根据,确定治则治法,遣方用药。以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例:同属肝郁脾虚证,其脉左关弦盛而右关不足者,肝区胀痛常较突出,每因情志过激而加重,常伴心烦易怒,胸闷太息,卧寐不安,口苦厌食,其病机重点在肝,肝气郁滞而后乘脾,即《金匮要略》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郁是因,脾虚是果,其证多属实,治宜疏肝解郁佐以健脾,方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其脉左关弦细而右关细弱无力,或两关均弦细者,肝区痛多不重,或仅在劳累时始觉隐痛,常伴口淡纳差,腹胀便溏,面黄肌瘦,倦怠乏力,其病机重点在脾,脾气素虚,肝气相对偏旺而乘脾,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脾虚是因,肝郁是果,其证多属虚,治宜健脾益气佐以疏肝,方用柴芍六君汤加减。再如同属瘀血阻络型慢性肝炎,其脉左关沉弦而右寸有力者,肝区痛常伴胀闷不适,时作太息,多属气滞而致瘀,治宜行气散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其脉左关沉涩而右寸关细弱无力者,肝区痛常较轻,常伴困倦无力,少气懒言,多属气虚而致瘀,治宜益气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其脉细涩,尤以左寸关沉细无力者,肝区刺痛昼轻夜重,常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手足不温,多属血虚寒凝而致瘀,治宜养血温经通络,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可见,脉象反映出病机侧重不同,治法方药必随之而变。只有凭脉辨证,据理立法,才能避免实实虚虚的错误,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难经.一难》指出:“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能灵敏地反映脏腑疾病的邪正盛衰变化。许多疾病的演变,常先有脉象的转化,然后才有症状出现。若能细心察脉,对比辨析,每可早期测知,把握先机,防患于未然。例如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病人,右关尺脉沉细无力忽转浮大,按之柔软而中空,是为阴血暴脱、虚阳浮越之象,提示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已经发生,虽未见呕血便血,但出血积于胃肠之中,其病凶险,急当益气止血,并采用西医抢救措施。再如肝肾阴虚型肝硬化病人,左关尺脉沉细数忽转浮滑,尤以两寸为甚,是为下虚上实、风痰上扰之象,提示肝性脑病加重,昏迷行将出现或加深,震颤、抽搐将起,当急投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泻火解毒,息风开窍,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才能逆流挽舟,转危为安。
综上所述,两手同时诊脉,先总按再左右分部对比按脉,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脉诊方法。较之两手先后诊脉的传统方法更为简捷明了,细致入微,并且易学易用。只要勤学苦练,认真体察,反复实践、检验,不断总结、提高,不难达到指下明白、心中了然的境界,使辨证论治的质量和水平更上一层楼,取得迅捷、显著的临床疗效。
(医药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