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闭证
1.治则:清热豁痰、熄风开窍。
2.处方:十宣、水沟、丰隆、太冲、劳宫。
3.方义:十宣为经外奇穴,点刺出血以泄热宣闭;水沟,醒脑开窍;劳宫,泻火清心。脾胃乃生痰之源,取足阳明别络丰隆,通调脾胃二经气机,蠲化痰浊;太冲,足厥阴之原,肝脉上达巅顶,泻太冲则可降肝经逆气平熄上亢之阳。
4.治法:先以三棱针点刺十宣,挤出血数滴。继刺人中,针芒向上,深刺及齿,反复运针施泻法,然后再刺其他各穴,均用泻法。留针至神志清醒。留针期间宜间断持续运针。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刺督脉水沟一穴……针入四分,次针足阳明颊车二穴……针入四分,得气即泻”;“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针百会、风池……针入七分,大椎……针入五分,肩井……只可针入五分,曲池……、间使……针入三分,(足)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神清为度”。
《乾坤生意》(转引自《针灸大成》):“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
(二) 脱证
1.治则:益阴回阳、扶正固脱。
2.处方:神阙、关元、足三里。
3.方义:神阙位于脐中,属任脉,乃真气之所系,用以救垂危之阳;关元为三焦元气所出,联络命门真阴,为阴中有阳之穴,元阳外脱,补阴以救阳;足三里为胃合,可资助生化之源,化生气血,扶正固脱。
4.治法:神阙隔盐灸,壮数不拘,以神清脉回为度。关元、足三里施补法留针,关元可在针柄上以艾卷灸之。留针时宜作间断刺激。
中风闭证脱证,如针灸疗效不显亦宜配用或改用其他中西医疗法。
5.古方辑录
《景岳全书·杂证谟 非风》:“灸非风卒厥危急等证:神阙,用净盐炒干,纳于脐中令满,上加厚姜一片盖定,灸百壮至五百壮。愈多愈妙,姜焦则易之。”
|